服务时间08:00-24:00
商务/合作洽谈
湖北工程学院于2021年11月4日发布2022年专升本拟招生专业-《考试大纲》
目录
《市场营销学》考试大纲
《电路分析》考试大纲
《法学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风景园林基础》考试大纲
《基础写作》考试大纲
《室内快题设计》考试大纲
《电工技术》考试大纲
《机械设计》考试大纲
《建筑设计综合》考试大纲
《经济学基础》考试大纲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考试大纲
《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图形创意设计》考试大纲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学校体育学》课程考试大纲
2022年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工程识图与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专升本《教育学》考试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考试大纲
《英语阅读》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市场营销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市场营销学基本知识,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的运用能力和综合运用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最基本的市场营销策划能力。考生应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把握重点章节,掌握重点内容。识记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重点名词、概念、重要知识点等。理解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识记”和“理解”两个层次。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选择题:40分;判断题40分;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25分;简答题:25分。
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识记:
市场、市场营销、需要、需求、欲望等相关概念。
理解:
1、对市场概念的不同理解
2、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3、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识记:
市场营销管理、营销管理哲学、顾客满意、顾客让渡价值、顾客购买总价值、顾客购买总成本、顾客忠诚
理解:
1、常见的八种需求状况及其管理
2、企业五种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及其区别
3、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核心
4、顾客购买总价值的构成
4、顾客购买总成本的构成
第三章 企业战略与营销管理
识记:
总体战略、经营战略、战略经营单位、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矩阵、相对市场占有率、多因素投资组合矩阵、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市场营销组合。
理解:
1、“问号”、“明星”、“奶牛”、“瘦狗”的内涵与区别
2、“绿色地带”、“ 黄色地带”、“红色地带”的内涵与区别
3、成长战略的主要内容
4、迈克尔.波特五竞争力模型
5、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三种竞争战略的区别和适用条件
6、市场营销组合的提法与构成
第四章 市场营销环境
识记:
市场营销环境、微观营销环境、宏观营销环境、环境威胁、市场机会
理解:
1、市场营销环境中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的关系
2、微观营销环境由哪些方面构成?
3、营销中间商、顾客、竞争者、公众各自的构成
4、宏观营销环境由哪些方面构成?
5、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对策(机会与威胁分析)
第五章 分析消费者市场
识记:
消费者市场、消费者行为、感觉、知觉、记忆、选择性注意、参照群体、复杂的购买行为、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多样性购买行为、习惯型购买行为。
理解:
1、影响消费者的个体因素有哪些?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构成
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4、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的主要类型与区别
5、参照群体可以从哪些角度划分?
第六章 分析组织市场
识记:
组织市场、非盈利组织市场、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政府市场。
理解:
1、组织市场的类型和特点
2、组织市场购买类型(2)组织市场的特点
3、组织市场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
4、非营利组织市场、政府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
第七章 市场营销调研与需求测量
识记:
信息、市场营销调研、潜在市场、有效市场、总市场潜量、企业潜量
理解:
1、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
2、信息及其功能
3、市场营销调研的类型与内容
4、市场需求预测方法主要有哪些?
第八章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识记: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无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集中性市场营销战略、市场定位
理解:
1、市场细分的产生与发展
2、市场细分的作用
3、市场细分的原理与基本模式
4、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5、生产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6、市场细分的原则
7、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差异性营销战略、集中性市场战略的异同与适用条件
8、选择目标市场的五种市场覆盖模式
9、市场定位的方式
10、市场定位的战略
第九章 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
识记:
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跟随者、市场利基者
理解:
1、决定行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2、五种行业结构类型
3、确定竞争对象与战略原则
4、市场领导者的战略主要有哪些?
5、市场挑战者的战略主要有哪些?
6、市场跟随者的战略主要有哪些?
第十章 产品策略
识记:
产品、产品整体概念、产品组合、产品经、产品项目、产品生命周期、包装
理解:
1、产品整体概念分为哪几个层次?
2、产品分类
3、产品组合及相关概念的区分
4、产品线决策
5、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及阶段划分
6、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与营销策略
7、包装及其分类
8、包装在营销中的作用
9、包装策略有哪些?
第十一章 品牌与包装策略
识记:
品牌、品牌标志、品牌资产、生产者品牌、中间商品牌、统一品牌、个别品牌、商标、驰名商标、域名
理解:
1、品牌的作用
2、品牌资产的构成与特征
3、品牌设计的原则
4、品牌组合的主要策略
5、品牌更新与扩展
6、品牌保护与品牌管理
7、品牌注册的原则
8、驰名商标及其认定
9、注册后的品牌保护
10、品牌经理制与品牌管理
第十二章 定价策略
识记:
成本导向定价、需求导向定价、折扣定价、地区定价、声望定价、差别定价、撇脂定价、渗透定价、尾数定价、招徕定价
理解:
1、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
2、确定基本价格的一般方法
3、定价的基本策略
第十三章 分销策略
识记:分销渠道、密集分销、选择分销、独家分销、批发、零售、物流的职能、物流的目标、条形码、第三方物流
理解:
1、分销渠道的层次与宽度
2、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
3、批发商与零售商
4、批发和批发商
5、零售和零售商
6、物流的职能
7、物流的目标
第十四章 促销策略
识记:
促销、促销组合、推式策略、拉式策略、人员推销、广告、广告媒体、公共关系、销售促进、直复营销、互联网营销、新媒体营销
理解:
1、促销的作用
2、促销组合及促销策略
3、人员推销的优缺点
4、人员推销的形式、对象与策略
5、广告的目标
6、广告媒体的选择
7、广告的设计原则
8、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
9、销售促进的方式
10、直复营销有哪些形式?
11、新媒体营销有哪些形式?
第十五章 市场营销组织、计划与控制(不做考试要求)
第十六章 国际市场营销 (不做考试要求)
第十七章 服务市场营销 (不做考试要求)
第十八章 市场营销的新领域与新概念 (不做考试要求)
参考教材:
吴健安 聂元昆主编,《市场营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
一、基本要求:
除去教材中所标注的“*”部分,其他章节均属考试范围。
考试的要求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1. 了解:较低层次要求。即知道和记忆有关名词术语、概念和规律。
2. 理解:比了解层次的要求高。要求明确有关名词术语、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内涵、特征和原则。
3. 掌握:
(1) 简单运用与计算:能运用有关公式、定理、规律直接进行的分析与计算。
(2) 运用与计算:能运用有关公式、定理、规律、理论进行的有一定综合性和灵活性的计算。
(3) 熟练运用与计算:能运用有关公式、定理、规律、理论进行的有一定综合性和灵活性较强的分析与计算。属于高层次的要求。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试卷满分:150分。
题目类型为:选择题(40分),填空题(20分),判断题(30分),计算题(60)。
其中基础题:70%,较难综合题:20%,提高题:10% 。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
2、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3、熟练掌握电阻和独立源的电流、电压关系。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理解等效变换的条件。
2、掌握计算等效电阻和输入电阻。
3、理解电路Y-Δ等效互换和电源的等效互换。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理解网络的图的概念。
2、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并对简单电路熟练的分析和计算。
第四章 电路定理
1、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以及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2、了解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和对偶定理。
3、运用定理对较简单电路能够熟练分析计算。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1、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2、理解运算放大器在理想化条件下的外部特性。
3、掌握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比例电路分析和计算。
第六章 储能元件
1、掌握电感、电容元件的基本特性。
2、熟练掌握电感、电容元件的串、并联计算。
第七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1、理解电路的动态过程,掌握一阶电路初始状态和稳定状态的确定。
2、掌握时间常数、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全响应概念;了解自由分量和强制分量概念。
3、熟练掌握运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电路的暂态过程。
4、了解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全响应。
5、了解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对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的响应。
第八章 相量法
1、理解相量的概念。
2、熟练掌握正弦量三要素,同频率正弦量的相角差,有效值概念。
3、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基尔霍夫定律相量形式。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熟练掌握阻抗、导纳及其串并联等效变换,相量图的作法。
2、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3、理解正弦稳态电路中各种功率的概念、意义和相互关系。
4、熟练掌握简单正弦稳态电路能的分析和计算。
第十章 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理解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电路方程电路模型及其特性。
2、掌握互感、同名端等概念。
3、掌握耦合电感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对具有互感耦合的电路能熟练计算。
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1、了解网络函数的基本概念。
2、掌握RLC电路的串并联谐振及其频率响应。
3、了解波特图及其绘图方法。
4、了解滤波器基本概念。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1、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2、理解对称三相电压、电流、相序、Y接法、Δ接法等概念。
3、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中相电压和线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之间的关系。
4、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及三相电路图中功率的计算。
教材:邱关源.《电路》(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
1. 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2. 张永瑞.《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初步了解民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民事法律关系及其构成要件,民事主体的种类及其基本内容,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特别是物的种类、分类标准及意义,民事法律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代理,诉讼时效与权利的行使。了解宪法学的基本框架——宪法学基本理论和中国宪法制度,理解宪法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中国宪法的主要制度与规范,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宪法案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程是应用型学科,要求在学习中能够准确掌握基本理论和主要法律制度,并能够初步运用民法学、宪法学理论知识和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对真实案例进行一定的法律分析。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单项选择题:20%;多项选择题30%;判断题:20%;简答题:35% ;案例分析题:45%。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l 第一部分 民法总论
第一章 民法概述
1.考试内容:
1)民法的概念及民法的调整对象
2)民法的性质
3)民法的本位
4)民法的渊源
5)民法的效力
2.考试要求:
1)熟练掌握民法的含义及掌握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
2)了解民法的性质
3)了解民法的本位
4)掌握民法渊源
5)掌握民法的效力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
1.考试内容:
1)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2)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3)各种具体的民法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公平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原则
2.考试要求:
1)了解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2)了解民法的基本功能的内容
3)熟练掌握我国民法总则规定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
1.考试内容:
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3)民事法律事实
4)民事权利的分类
5)民事权利的保护
6)民事义务的分类
7)民事责任的分类
2.考试要求:
1)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2)熟练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三要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3)熟练掌握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类型
4)掌握民事权利的概念和分类
5)掌握民事义务的概念和分类
6)掌握民事责任的概念和分类
第四章 民事主体-自然人
1.考试内容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3)监护
4)自然人的住所
4)宣告失踪
5)宣告死亡
6)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2.考试要求:
1)掌握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和终止,胎儿利益的保护
2)掌握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我国民法总则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和具体的类型
3)掌握监护的概念和目的、监护人的设立、监护人的职责、监护的终止
4)掌握住所的概念、法律意义和种类
5)掌握宣告失踪的概念、条件、程序和宣告失踪的效力
6)掌握宣告死亡的概念、条件、程序和宣告死亡的效力以及死亡宣告的撤销及其被宣告死亡人重新出现的法律效力
7)了解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概念
第五章 法人
1.考试内容:
1)法人的概念、特征、条件和分类
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
3)法人机关、法人的分支机构
4)法人的成立
5)法人的变更、终止与清算
6)法人的登记
7)营利法人
8)非营利法人
2.考试要求:
1)掌握法人的概念、特征和法人的分类
2)掌握法人组织成立的条件和程序
3)掌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
4)了解法人机关的种类、法人机关构成法定代表人
5)掌握法人变更的类型、法人终止的原因以及法人清算的概念、种类和法人在清算期间的性质
6)掌握法人登记的种类和效力
7)了解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的概念
第六章 非法人组织
1.考试内容:
1)非法人组织的概念、特征和应具备的要件
2)合伙
3)其他非法人组织
2.考试要求:
1)掌握非法人组织的概念、特征和应具备的要件
2)掌握合伙的概念和种类
3)掌握普通合伙的概念、特征、成立、财产、合伙事务的执行、损益的分配和债务的承担
4)掌握合伙的入伙、退伙
5)了解特殊普通合伙
6)掌握有限合伙的概念、特征、设立、有限合伙事务的执行、有限合伙的利润分配、有限合伙人特有的权利与特殊规定
7)掌握有限合伙人的入伙和退伙、与普通合伙人的相互转变以及有限合伙的解散与转变
8)掌握合伙的解散和清算
9)了解其他非法人组织的概念
第七章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1.考试内容:
1)物的概念和特征
2)物的分类
3)其他客体
2.考试要求:
1)掌握物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物的分类的具体类型、分类标准及其法律意义
3)了解其他客体包括有价证券、智力成果和其他客体
第八章 民事法律行为
1.考试内容:
1)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2)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3)意思表示
4)法律行为的成立及生效
5)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6)无效的民事行为
7)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8)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2.考试要求:
1)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具体分类
2)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3)掌握意思表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意思表示的分类,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意思表示不自由以及意思表示的解释
4)掌握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及生效条件
5)掌握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中对条件和期限的要求
6)掌握无效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种类,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种类,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的后果)
第九章 代理
1.考试内容:
1)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2)代理的分类
3)代理行为
4)代理权的发生
5)代理权的行使
6)滥用代理权的禁止
7)代理权的消灭
8)无权代理
9)表见代理
2.考试要求:
1)掌握代理的概念、特征和代理的适用范围
2)了解代理与类似概念的区别
3)掌握代理的分类及分类标准
4)掌握代理权发生的原因、代理权的行使原则、滥用代理权的主要类型以及代理权的消灭原因
5)掌握无权代理的类型、效力和责任
6)掌握表见代理的要件、类型和效力
第十章 诉讼时效
1.考试内容:
1)时效制度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2)诉讼时效的效力、适用范围、诉讼时效期间和分类
3)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
4) 除斥期间
5)期限
2.考试要求:
1)掌握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2)掌握诉讼时效的分类
3)掌握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
4)掌握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5)掌握期限的确定和计算方法
l 第二部分 宪法学
第一章 宪法总论
1.考试内容:
1)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含义,宪法的定义,宪法的特征
2)宪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宪法本质的观点
3)宪法的分类:宪法的形式分类与实质分类
4)宪法的渊源:宪法的一般渊源,中国宪法的渊源
5)宪法的制定:制宪权,制宪机关与制宪程序
6)宪法的解释:宪法解释的含义,宪法解释的体制,宪法解释的原则
7)宪法的修改:宪法修改的必要性,宪法修改的限制,宪法修改的方式
2.考试要求:
1)了解宪法的含义,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共性,掌握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差异
2)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宪法本质的三个观点
3)理解宪法的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原始宪法与派生宪法,规范宪法、名义宪法与语义宪法等类别;对每一种分类方式的分类标准、具体类别以及分类的意义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
4)理解宪法的一般渊源,了解中国宪法的渊源
5)理解制宪权、制宪机关,了解制宪程序
6)理解宪法解释的含义、宪法解释的体制及原则
7)理解宪法修改的必要性,了解宪法修改的限制,理解宪法修改的方式
第二章 宪法规范
1.考试内容:
1)宪法规范的特点:宪法关系,宪法规范的特点
2)宪法规范的形成和演变:宪法规范的形成,宪法规范的演变
3)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和分类: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宪法规范的种类
4)宪法规范的效力和适用:宪法规范的适用
5)宪法规范的形式和构成体系:宪法规范的表现形式,成文宪法的规范体系
2.考试要求:
1)理解宪法关系的含义,掌握宪法规范的特点
2)理解宪法规范的形成方式,了解宪法修改的程序,掌握宪法变迁的方式
3)了解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与种类
4)掌握宪法适用的定义和宪法适用的条件
5)理解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判例的含义与特点,掌握宪法惯例、宪法解释的含义和特点;了解成文宪法的规范体系
第三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1.考试内容:
1)近代宪法的起源和发展:英国、美国、法国宪法的产生过程,宪法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中国宪法发展史: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宪法发展简史,新中国宪法发展状况
2.考试要求:
1)近代宪法的起源和发展:掌握近代宪法产生的四大条件,英国宪法的组成部分,了解美国、法国历史上的主要宪法文件,理解英、美、法三国宪法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差异
2)中国宪法发展史:了解旧中国主要宪法文件,理解旧中国宪政运动的历史经验,了解新中国主要宪法文件以及现行宪法的颁布与修正历程,掌握2018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 国家基本制度
1.考试内容:
1)国体:国家性质的含义,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阶级结构,我国的经济制度,我国的文明建设
2)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概述,我国的政体,我国选举制度,我国国家标志
3)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概述,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4)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含义,我国中央国家机关体系
5)司法制度:我国司法机关的体系,我国四级两审终审制、审判监督制度,我国审判工作的基本原则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村民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与职能
2.考试要求:
1)国体:理解国家性质的含义,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及组织形式,掌握我国的所有制形式,特别是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及自然资源所有权,掌握我国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保护的条款,理解我国宪法对待公私财产的不同态度
2)政体:了解政体的主要类型,理解我国政体及其基本原则,理解广义与狭义的选举,掌握我国选举法的基本原则: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无记名投票原则、差额选举原则,掌握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的定义有关选举法的内容需要结合选举法条文加以理解和掌握
3)国家结构形式:了解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及其类型,理解我国不纯粹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三大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及相关制度,掌握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以及中央与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分权体制,理解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
4)国家机构:了解国家机构的含义,掌握我国各中央国家机关的性质,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任职限制,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国务院的性质、组成人员、总理产生方式及行政立法权,理解中央军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特殊法律地位,掌握中央国家机关首长的连任限制
5)司法制度:了解我国法院和检察院的四级设置,理解和掌握两审终审制,理解和掌握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制度,理解合议制度和回避制度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理解和掌握我国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第六章 公民基本权利
1.考试内容:
1)公民基本权利概述:公民,权利,基本权利;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限制
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民主监督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特定主体的权利
2.考试要求:
1)公民基本权利概述:理解公民、权利、基本权利三个概念的含义,理解基本权利的性质、地位及其限度
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理解平等权的含义,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差异以及平等权的双重属性;理解政治权利的地位,掌握政治权利的内容,特别是六大政治自由中的言论自由;理解我国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态度;掌握人身自由的四大内容、地位及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情形与程序;掌握民主监督权的三方面内容,了解国家赔偿制度2012年前后的变化;掌握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劳动的双重属性;理解文化教育权利的两方面内容及其对公民的重大意义;理解特定主体权利的六方面内容以上内容,需要结合我国宪法条文具体加以掌握
第九章 宪法实施和监督
1.考试内容:
1)宪法实施:宪法立法实施的基本原则,宪法的解释实施
2)宪法保障:违宪审查,宪法监督
3)中国宪法的实施与保障:中国宪法的实施方式,中国宪法的保障制度
2.考试要求:
1)理解宪法立法实施的基本原则,掌握宪法解释实施的机关,解释的原则,解释的方法,理解解释的效力
2)了解违宪审查的含义及起源,掌握违宪审查的对象与体制
3)掌握我国宪法治理法律网络体系的构成,我国宪法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理解教材作者关于我国违宪审查体制完善的基本观点
一、基本要求
《风景园林基础》考试是我校风景园林专升本入学考试中的必考科目。目的是考查考生掌握风景园林理论的基础概念、基本方法,以及分析和探索理论问题的能力,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时间
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核内容
涵盖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原理的基本内容。重点考查对以上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在全面掌握本学科核心主干知识及准确掌握有关定义、范畴等基础上,运用专业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及论述的能力;能够结合特定的历史、地域等相关背景,结合风景园林发展和前沿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四、卷面结构
1、内容组成
(1)园林美与园林艺术部分:包括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的特征、园林流派及艺术特征、各流派的特征比较、现代园林艺术实践、形式要素及形式美法则。占40%,60分。
(2)园林设计原理部分:园林造景与空间处理、园林要素、园林意境、园林的游赏、自然风景环境的游赏等。占60%,90分。
2、题型组成
考试试卷包括以下至少四种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五、参考书籍
《园林艺术原理》,王晓俊,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2022年工程造价专业专升本《工程识图与构造》课程
考试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与地位
工程造价专业专升本考核课程为《工程识图与构造》。
《工程识图与构造》课程是土建类课程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是按照我国现行建筑工程制图规范学习建筑制图、投影、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基本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考核内容与要求
1、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
(1)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熟悉基本制图知识。
(2)投影的基本知识
掌握投影概念与分类、正投影的基本特征、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展开与投影规律;掌握点、线、面投影作图,包括两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各种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点、定比定律、判定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平面的表示方法、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点,平面上的直线和点;掌握直线与直线相交、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作图。
(3)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
掌握平面体和曲面体的投影作图;熟悉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体表面上的点和线的求解。
(4)组合体的投影
掌握立体与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掌握组合体的投影作图。熟练掌握已知形体画三投影、已知两投影求第三投影画法。
(5)轴测投影
了解轴测投影的概念与类型;熟悉正等轴测和正面斜二轴测投影图的画法
(6)剖面图和断面图
掌握剖面图的形成、类型与画法;掌握断面图的形成、类型与画法。
2、建筑构造
(1)建筑构造的概述
了解建筑物的分类与等级,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建筑模数协调。
(2)基础和地下室
熟悉地基与基础的概述,基础的埋深;掌握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掌握基础的分类与常用构造;熟悉地下室的类型、组成及防潮与防水构造。
(3)墙体
掌握墙体的作用、类型及厚度,掌握砖墙细部构造(散水与明沟、勒脚、踢脚、墙身防潮层、窗台、过梁、圈梁、构造柱);了解轻质隔墙、填充墙及幕墙的基本构造;了解墙面装修的作用及分类。
(4)楼板与楼地面
掌握楼板层的组成、楼板的分类、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地坪层组成与分类;了解水泥砂浆地面、水磨石地面、陶瓷板砖地面、石板地面、木地面等的常用构造做法,踢脚线的构造,直接式顶棚与吊顶棚构造,阳台与雨篷构造;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及其构造特点。
(5)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
熟悉楼梯的组成与类型、楼梯尺度(坡度、踏步尺寸、栏杆扶手高度、楼梯段的宽度、平台宽度、平台下净高、楼梯段处净高);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类型、构造、细部构造;了解电梯、自动扶梯、台阶及坡道构造,熟悉无障碍坡道构造要求的相关规定。
(6)屋顶
熟悉屋顶的组成与类型,平屋顶的排水(坡度、坡度的形成方法、屋顶排水方式),平屋顶的防水基本构造层次及节点构造(刚性防水屋面、柔性防水屋面、涂料防水屋面及粉剂防水屋面),平屋顶的保温与隔热;掌握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做法;掌握檐口、天沟、女儿墙和山墙、屋面泛水、屋面出入口屋面检修口等细部构造。
(7)窗与门
了解门窗的作用与设计要求;熟悉门窗的形式与尺度,门窗标准图集的识读。
(8)变形缝
掌握变形缝的设置原理,掌握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作用,设置要求与构造做法。
3、房屋建筑及结构施工图
(1)房屋建筑工程图的基本知识
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形成与类型,图纸编排顺序,识图方法与步骤。
(2)建筑施工图
掌握建筑施工图有关的建筑制图标准(图纸幅面、标题栏与会签栏、图线、定位轴线、字体、比例、尺寸标注、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标高符号、引出线、对称符号、连接符号、指北针、常用建筑材料图例、常用建筑总平面图图例、常用构造及配件图例、构配件代号等),了解建筑施工图的作用与内容,建筑总说明的内容,熟悉总平面图的内容与识读;掌握建筑平面图的形成、种类、图示内容及识读;掌握建筑立面图的形成、种类、图示内容及识读;掌握建筑剖面图的形成、图示内容及识图;掌握建筑详图的形成、种类、图示内容及识图。
(3)结构施工图
熟悉结构施工图的种类,常用代号与图例;掌握基础平面图及详图的形成、图示内容及识读;掌握结构布置平面图形成、图示内容及识读;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的识读、平法标注中框架梁、框架柱的简单识读。
三 、有关说明及实施要求
(一)参考教材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第3版)张小平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二)考试与命题要求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题型结构: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识图题
4.难度结构说明:一般基本试题占30%,中等难度试题占30%,较难试题占30%,难度较大的试题占10%。
5.计分方法:总分150分。
《市场营销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同时考察学生运用理论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第一章 导 论
识记:市场营销的概念和任务
理解:弄清市场营销观念发展的各个阶段
理解:场营销学研究对象、市场营销学研究的方法
了解:市场营销的新发展
第二章 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营销管理过程
理解并识记:掌握企业战略规划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理解: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了解:战略规划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 营销环境分析
识记:企业的微观环境因素、宏观环境因素
理解并识记:对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
理解:影响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各种市场营销环境
理解:SWOT分析方法、PEST分析法
了解:营销活动始终是处于外部不可控制的环境影响
第四章 消费者市场和消费行为
识记: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为5个阶段
理解并识记:购买者决策过程
理解:消费者行为模式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要素
理解:消费者市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煮
了解:消费者市扬的特点
第五章 组织市场及其采购者行为
理解并识记:组织采购者行为的模式
理解:生产企业采购者行为、生产企业的采购决策过程
了解:组织市场的特点和类型、机构与政府采购者行为
第六章 竞争者分析和竞争性营销战略
识记:竞争性定位战略
理解并识记:企业的竞争性定位
理解:市场竞争战略的方法
了解:按不同竞争地位划分的企业类型
第七章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识记:市场定位的步骤
理解并识记:市扬细分化的依据和条件
理解:选择目标市场的战略和方法
理解:市扬定位战略
了解:细分消费者市场的变量
第八章 产品策略
识记:产品组合和产品线策略
理解并识记:产品概念和产品分类,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理解:产品质置和产品设计策略
理解:品牌和商标策略、包装和标签策略
了解:新产品开发策略
第九章 定价策略
识记:企业定价的主要方法
理解并识记:新产品的定价策略
理解:产品组合的定价策略
理解:价格调整的策略
了解:影响企业定价的因素、价格变动和企业的对策
第十章 分销渠道
理解并识记:渠道的新发展
理解:分销渠道的管理
理解:产品实体分配
了解:分销渠道的作用和类型、零售与批发
第十一章促销策略
识记:促销预算的方法
理解并识记:营销信息沟通和促销组合策略
理解:广告策略、公共关系策略
理解:人员推销策略
了解:各种促销的方法
第十三章 营销计划、实施与控制
识记:营销计划的内容
理解并识记:营销预算的制定方法
理解:营销实施方法
了解:年度计划控制方法
案例教学1(2学时)BREMAN电气公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2(2学时)信任导向的工业品营销
三、考核说明
(一)教材
吴健安、聂元昆主编,《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年(第六版)
(一)考核命题的题型及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题型大致比例:名词解释30分,单选题30分,简答题30分,案例分析题60分。
考试题型覆盖填空、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论述等。主观题不完全拘泥于参考答案,注重学生答题内容的创新性和自身逻辑性。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或理解现代写作的特点,写作在科技时代的意义;写作活动中主体因素的构成,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写作活动中客体因素的构成;写作活动中受体因素以及载体因素的构成;文学写作的基本过程,掌握观察、体验、想象以及立意、构思、表达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表达方式和技能技巧;掌握散文文体和评论文文体的特征,能够熟练地把握散文文体和评论文体的写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文学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能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提高鉴赏能力与文学写作能力。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具体的写作实践分为“会”、“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单选题:20 ;简答题:60 ;习作题:70,;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现代写作的特征与意义
考试内容:
(1)现代写作的内涵辨析:“写”与“说”,“写”与“思”的关系;
(2)现代写作活动的特点:人文性、综合性、个体独创性、实践性;
(3)现代写作的价值:写作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价值;
考试要求:
(1)理解现代写作的内涵,现代写作中“写”与“说”,“写”与“思”的关系。
(2)理解和掌握现代写作活动的基本特征;
(3)理解和掌握现代写作在高科技时代的文化价值;
第二章 写作活动中的主体因素
(一)写作主体主宰着写作活动
考试内容:
(1)写作活动的缘起:缘情而作、因事而作、受命而作;
(2)主体的主宰作用:主体在聚材、构思、表达、修改中的作用;
(3)主体是写作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
基本要求:
(1)理解写作活动的缘起,正确理解缘情而作、因事而作、受命而作的内涵,特征,这类写作的意义;
(2)理解主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主宰和决定作用,从而为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网络时代的写作主体特征与要求
考试内容:
(1)网络时代写作主体的基本特征,突出其平民性与探索性;
(2)网络时代对写作主体的基本要求,突出其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
考试要求:
(1)了解高科技网络时代写作主体的基本特征,突出其与传统写作的显著区别;
(2)熟练高科技网络时代对写作主体的基本要求,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审美能力的具体要求;
(三)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
考试内容:
(1)情感与情绪;
(2)责任与道义;
(3)素质与人格:
(4)经验与体验
考试要求:
(1)能结合实例认识情感与情绪对写作主体创作活动的重要性;
(2)结合实例认识责任与道义对写作主体创作活动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写作主体的综合素质;
(3)结合实例认识素质与人格修养对写作主体创作活动的重要性;
(4)区分经验与体验的不同,进而认识体验对创作活动的重要性;
第三章 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
(一)多方位认识写作客体
考试内容:
(1)写作客体的含义及属性;
(2)写作客体类型的多样化;
(3)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要求:
(1)理解写作客体的含义,分清它与写作材料的区别、掌握写作客体的属性,客观性、对象性、动态性以及历史性;
(2)了解从不同角度来看写作客体的多样化表现;
(3)熟练掌握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多层面把握写作客体
考试内容:
(1)写作客体与材料、题材;
(2)聚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
(3)选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
基本要求:
(1)理解写作客体与材料和题材的区别;
(2)掌握聚材的方式;
(3)掌握选材的基本方式和原则;
(三)网络世界中的写作客体
考试内容:
(1)“虚拟实在”与网上取材;
(2)在网络空间中把握写作客体;
基本要求:
(1)掌握网上取材的方式;
(2)掌握在网络空间中把握写作客体的原则
第四章 写作活动中的受体因素
(一)写作主体的“受体意识”
考试内容:
(1)“受体”的含义及“受体意识”的作用;
(2)“受体意识”表现;
基本要求:
(1)理解“受体”的含义以及“受体意识”的作用;
(2)掌握“受体意识”的表现:传输有益的知识和信息、向受体发出指令、陶冶受体情操;
(二)受体的心理特征
考试内容:
受体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
基本要求:
掌握受体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求知受益心理、猎奇探秘心理、平等对话心理、介入互动心理;
(三)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
考试内容:
受体影响写作活动的方式与要素
基本要求:
了解受体影响写作活动的方式:阅读反馈的影响、年龄与性别意识的影响、职业与文化差异的影响。
第五章 写作活动中的载体因素
(一)文章体式
考试内容:
(1)文章体式的含义;
(2)文章体式的特点;
(3)文章体式的意义和作用;
基本要求:
(1)了解文章体式的含义;
(2)理解文章体式的特点:规范性、流变性、综合性;
(3)掌握文章内部结构的基本类型:连贯、递进、总分、并列、对比;
(二)表达方式
考试内容: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基本要求:
(1)掌握叙述的基本要素:叙述的对象、过程、人称、方法;
(2)掌握描写的基本要素:描写的对象、方法;
(3)掌握说明的方法;
(4)掌握议论的基本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3)掌握抒情的方式;
(三)语体
考试内容:
重点掌握科学语体、文艺语体、新闻语体、网络语体的特征
基本要求:
(1)理解科学语体的特征:精确性、客观性、严整性;
(2)理解文艺语体的特征:语言的形象性,运用多种修辞,有艺术感染力;
(3)理解新闻语的特征:准确性、清晰性、通俗性和生动性;
(4)理解网络语体的特征:群体性、简略性、多变性以及杂呈性。
第六章 写作过程(上)
(一)观察
考试内容:
(1)观察的类别;
(2)观察的方法。
考试要求:
(1)理解观察的类别,重点掌握艺术观察的特点;
(2)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以点带面、着眼特殊、把握细节;
(二)体验
考试内容:
体验的基本特征
考试要求:
掌握体验的独特性,独特的体验需要“善感”的心灵
(三)想象
考试内容:
想象的特点和想象的注意事项
考试要求:
掌握想象的特征:受制约性、变异性和反逻辑;想象的几点注意事项。
第七章 写作过程(下)
(一)立意、选材
考试内容:
(1)立意的途径
(2)选材的方法;
考试要求:
(1)掌握立意的途径:感悟、提炼;
(2)掌握选材的方法:发现新材料、替换平庸材料以及增减原有材料;
(二)构思
考试内容:
构思的特征与不同文体写作的构思程序
考试要求:
了解构思的特征,具体掌握文学写作的构思程序。
(三)表达
考试内容:
表达要注意的几个原则
考试要求:
掌握表达要注意的几个原则:重视语言的锤炼、重视表达方式的综合使用、表达要善于修辞。
第八章 散文
(一)散文的内涵和类型
考试内容:
(1)散文的内涵
(2)散文的类型
考试要求:
(1)理解散文的内涵演变;
(2)理解散文的类型特征:叙事散文、言情散文、明理散文;
(二)散文的特征
考试内容:
散文的基本特征
考试要求:
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自我的写真性、对象的广泛性、表达的自由性。
(三)散文写作(上)
考试内容:
(1)以慧眼取材;
(2)用真心立意;
(3)在虚静中构思;
考试要求:
(1)掌握散文取材的方式:观察精微,抓住特点;有所触发,展开联想;
(2)掌握散文立意的方法:片言居要、融情于景;
(3)掌握散文构思的途径:时间延展、空间转换、意识流动;
(四)散文写作(下)
考试内容:
(1)赋形:宜定大体;
(2)用辞:以达为先;
(3)选技:执术有法;
考试要求:
(1)掌握散文赋形的方式:起、行、止;
(2)掌握散文用辞的三种境界:言尽意尽、言尽意圆、言外有意;
(3)掌握散文的三种激发:闪回、闲笔、聚焦;
第九章 评论文
(一)社会短评
考试内容:
(1)社会短评的性质和特点;
(2)获取社会短评的评论对象;
(3)展开分析评论的常用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社会短评的性质,重点把握社会短评的特点;
(2)把握获取社会短评的几个途径;
(3)掌握社会短评的几种方法:寻根溯源法、揭示内涵实质法、影响分析法等;
(二)文艺短评
考试内容:
(1)与文艺短评相关的几个概念;
(2)文艺短评写作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写作文艺短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考试要求:
(1)厘清文艺短评与文学评论、作品评论以及文艺欣赏的区别;
(2)掌握文艺短评的写作过程,确定选题-研究评论对象-确立论点-定体行文;
(3)理解文艺短评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尊重文艺自身的规律、求真务实等;
(三)学术短评
考试内容:
(1)学术短评的性质和特点;
(2)学术短评的选题;
(3)学术短评的主要写作方法;
考试要求:
(1)掌握学术短评的特点:专业性、针对性、灵活性;
(2)掌握学术短评的选题类型:辨析指谬型、探讨商榷型、辩驳型、赞誉生发型;
(3)理解学术短评的几种主要写作方法:凸显评论焦点、明快入题,准确定性、展开有说服力的分析评论;
参考书目:
1、《基础写作教程》(第三版)裴显生总主编、尉天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室内快题设计的基本概念、空间设计思维以及空间设计方法,能通过快题手绘表现的方式对指定空间的功能、布局、造型、色彩美感、材料与施工工艺等进行综合的设计。学生应具备对空间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审美能力与手绘能力,能针对设计任务的要求将设计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成型的设计方案,完成从设计概念到形式设计的转变。
二、考试方式和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考核形式:作品设计;考试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150)
(1)对空间的创新设计分析(主题元素推导与设计概念分析、空间功能分析、交通路线分析、其他分析等) 30%
(2) 空间彩色平面图与立面图设计 20%
(3)重点空间的效果图设计30%
(4)局部细节效果图设计 10%
(5)技术指标及设计说明 10%
4、评分标准
1、主题明确,创意新颖、相关的设计分析内容充分; 40分
2、手绘效果良好,能体现扎实的绘画功底与合理的空间功能 80分
3、设计说明文字工整,语句通顺,能清楚说明设计的内容 15分
4、版式画面编排整洁,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 15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1、考试内容:合理运用创意思维,针对设计任务的要求将设计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成型的设计方案,完成从设计概念到形式设计的转变以及室内空间的表现过程和成果的展现。
第一部分:室内空间快题设计概论
一、室内空间快题设计概念的含义与应用
二、室内快题设计的作用
三、快题设计表现程序与要点
第二部分:室内空间快题设计方案形成的过程与训练方法
一、室内空间快题设计思考模式
二、命题设计分析
三、室内快题设计方案形成过程
四、快速设计能力与表现的训练方法
1.概念练习
2.构图练习
3.快速表现的训练
第三部分:室内空间快题表现技法
一、表现工具
1.笔类
2.图纸类
3.尺规类
二、表现技法
1.马克笔表现技法
2.彩铅表现技法
3.水彩表现技法
三、室内快题设计表现要素
1.室内陈设与配饰
2.透视图
3.平面图
4.立面图、剖面图
第四部分:室内空?快题设计的基本类型
一、家居空间设计
二、公共空间设计
第五部分:室内空间快题考试应试技巧
一、快题设计的特点
二、应试技巧
附参考教材:
《室内空间快题设计与表现》第2版 杨健、邓蒲兵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1
基本要求:主题鲜明、创意新颖、色彩协调丰富;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作品的品质及表达清晰度高,富有时代感;作品尺寸:对开素描纸;黑白色彩表现不限。
2、具体要求:
(1) 考试时间:180分钟内完成考试内容;
(2) 考试图纸: 2号(A2)图纸1张,A3打印纸两张(草稿用)学校准备;
(3)绘图工具:针管笔马克笔铅笔绘图尺等绘图工具自备;
(4)快题设计要求:针对究竟提出有一定创新设计的设计主题与设计理念,对空间做合理的布局设计,空间的形态,色彩和质感要符合审美要求, 所绘制的图样或书写的文字要展现方案的设计分析与构思流程, 设计说明文字建议不少于200字, 设计方案必须是原创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合理性,整体画面排版整洁美观。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获得电工技术最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考生掌握电工理论基础和运算分析方法。能应用电路的基本定理计算分析简单的交直流电路。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方法和运算分为“会”、“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二、试题命制的原则
1.命题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目标和考核内容,考试命题应具有一定覆盖而且重点突出,侧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试卷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分析题、计算题(各种题型的具体式样见题型示例)。根据考核要求,适当安排各种题型数量的比例,达到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2.试卷题型:填空题约占20%、选择题约占30%;判断题约占10%;问答分析题占15%、计算题约占25%。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内容 目标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电路基本概念(电位与电压) 理解
1.2 电阻元件 理解
1.3 理想电压源 掌握
1.4 理想电流源 掌握
1.5 电路中的电位及其计算 熟练掌握
1.6 基尔霍夫定律 熟练掌握
1.7 电路工作状态 掌握
2.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1 电阻等效变换 掌握
2.2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理解
2.3 支路电路法 熟练掌握
2.4 节点电压法 掌握
2.5 叠加定理 熟练掌握
2.6 戴维南定理 掌握
2.7 含受控源电阻电路的分析 了解
3. 交流电路分析
3.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理解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方法 理解
3.3 KVL和KCL的相量形式 掌握
3.4 RLC元件的交流电路 熟练掌握
3.5 RLC串联交流电路分析 熟练掌握
3.6 RLC并联交流电路分析 掌握
3.7 正弦电路功率 掌握
3.8 单相功率测量 会
3.9 功率因素提高 理解
3.10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掌握
3.11 RLC并联电路的谐振 掌握
4. 三相电路
4.1 三相电源 掌握
4.2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掌握
4.3 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掌握
4.4 三相电路的功率 理解
5.一阶动态电路分析
5.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初始条件 掌握
5.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掌握
5.3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掌握
5.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理解
5.5一阶线性电路动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理解
6. 电动机
6.1 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 理解
6.2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动原理(含计算) 理解
6.3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 了解
6.4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与制动 理解
6.5 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 理解
五、参考书目
薛毓强,李少纲编著. 电工技术(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或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通用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方法。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有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方法和运算分为“会”、“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填空题约占20%、选择题约占25%;判断题约占25%;问答、分析、计算题约占30%。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1、 概述
了解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了解零件的概括分类及零件与机器的关系
2、 机械及机械零件设计概要
了解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理解机械设计中的约束
掌握关于机械零件的载荷与应力的基本概念
了解摩擦与润滑的基本概念
3、 齿轮传动设计
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应用、材料及其选择原则、结构设计和润滑
理解齿轮常用材料及热处理形式、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掌握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其机理、失效部位、以及针对不同失效形式的设计计算准则。
熟练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结合转向、旋向及主从动轮,准确确定各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4、 蜗杆传动设计
了解阿基米德蜗杆及蜗轮的加工方法、齿廓形状、尺寸计算、结构设计及材料
了解蜗杆传动的精度和润滑
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应用、主要参数、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材料选择
会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载荷计算;能熟练地运用左(右)手定则,在不同转向、旋向及主从动轮的情况下,正确确定各分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
掌握蜗杆传动变位的作用与应用原则
5、 挠性传动设计
带传动:
了解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了解带传动的受力情况及应力
了解v带与v带轮的结构、带传动的张紧目的及方法
理解掌握带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理解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会V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与应力分布图、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基本理论以及带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参数选择
链传动:
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标准及应用
了解滚子链链轮的结构和材料
理解链传动的运动特性、会受力分析
理解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会链传动参数的合理选择及不同链速时的选型计算
了解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润滑。
6、 轴和轴毂连接设计
了解轴的分类及常用材料
会轴的结构设计和轴的强度计算
掌握轴系结构的设计、会对轴系结构的错误进行改正
7、 滑动轴承设计
了解滑动轴承特点、类型、应用及典型结构
了解滑动轴承座及轴瓦的结构、材料及其选用原则
理解不完全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法
了解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工作情况及主要几何参数
8、 滚动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了解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常用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及代号
掌握滚动轴承寿命的计算方法
会根据外载荷求一个轴承所受的轴向载荷A和径向载荷R的方法
会轴承装置的设计
9、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了解联轴器与离合器作用
了解联轴器的主要类型、特点及选用原则
10、 联接设计
了解键联接、花键联接、无键联接、销联接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
了解螺纹的类型及主要参数
理解螺旋副的受力分析
会螺纹连接设计、了解其防松方法
五、参考书目
吴昌林,张卫国,姜柳林编著. 机械设计(第3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一、基本要求
《建筑设计综合》旨在考查学生了解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与要求,同时掌握建筑基本的构造详图,综合考核学生对建筑方案设计及其表达能力和对建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考核形式和时间
考核形式为设计作图,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方案设计表达内容及比例
1、快速设计:总平面图(1:200)20分 ;一、二层平面图(1:100)各15分 ;剖面图(1:100)20分;立面图(1:100,1个)各15分;效果图30分,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5分,计120分。
2、构造详图:计3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1、考试内容
快题设计:小型公共建筑(社区文化中心、农村党员干部活动中心、售楼部、汽车4S店等等),建筑面积200-300㎡(不超过三层),功能分区合理,造型具有时代气息。
构造详图:
散水、明沟、楼地面、楼梯、屋顶、变形缝、窗台、泛水、天沟等构造。
2、考试要求
快题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内容完整,表达清晰,图面布局合理,表达有特色,表现形式自定。
构造详图:比例适当,构造层次表达清晰正确。
五、参考教材
1、快题设计:《快速建筑设计》,董莉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构造详图:《建筑构造设计(上册)》(第二版),杨维菊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一、基本要求:
本课程考核内容涵盖教材的十三章,主要集中在每章节的重点知识点,考核内容包括经济学理论和理论分析能力的考核。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准确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要求能够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选择题:30% ;判断题20%;填空题:10% ;名词解释:20% ;简答题:20% ;
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考核内容涵盖教材的十三章内容,主要集中在每章节的重点知识点,考核内容包括经济学理论识记,以及相关理论的分析运用。
第一章 走进经济学
识记:
资源的稀缺性、资源配置;市场与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三大假设;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实证分析、规范分析。
理解:
1、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理解市场经济的内涵
3、掌握经济学的三大假设
第二章 市场价格机制
识记:
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理; 供给、供给函数、供给定理; 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供给弹性的含义;点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理解:
1、掌握需求的涵义、需求定理
2、掌握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
3、掌握供给、供给函数、影响供给量变化的因素、供给定理
4、掌握均衡价格概念,理解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5、理解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的含义、区别
6、掌握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的类型
7、掌握厂商的收益与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识记:
效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收;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理解:
1、掌握总效用、边际效用含义
2、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掌握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4、掌握消费者剩余
5、掌握无差异曲线、消费预算线的特征
6、掌握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第四章 生产者要素投入分析
识记:
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规模收益;内在经济,外在经济
理解:
1、掌握生产函数概念
2、掌握三种产量曲线及生产的三个阶段
3、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原理
4、掌握产量、成本既定时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
识记:
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机会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收益与利润
理解:
1、掌握各种成本的基本概念,明确经济利润与各成本的关系
2、掌握短期内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及其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性质关系并加以运用
3、掌握长期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概念
4、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第六章 市场与竞争分析
识记: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情况,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均衡,一级价格差别,二级价格差别,三级价格差别;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均衡;囚徒困境;竞争与垄断
理解:
1、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2、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均衡状况并加以运用
3、掌握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
4、掌握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均衡
5、理解一级价格差别,二级价格差别和三级价格差别
第七章 生产要素市场
识记:
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工资、利息和地租
理解:
1、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
2、掌握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生产要素需求的不同
3、理解劳动者个人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
识记:
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相互关系;支出法核算GDP;收入法核算GDP;名义GNP,实际GNP的含义
理解:
1、掌握GDP的含义及其支出核算方法
2、掌握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
识记:
总供给和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消费、储蓄与投资;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政府税收乘数
理解:
1、理解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内涵
2、掌握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
3、理解消费、储蓄与投资的内涵
4、掌握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政府税收乘数
第十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识记:
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美国经济增长分析、日本经济增长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理解:
1、掌握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2、掌握经济增长的源泉
3、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识记:
失业的定义,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影响;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理解:
1、掌握失业的类型
2、了解失业的影响
3、掌握通货膨胀的含义、衡量指标
4、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影响
5、掌握菲利普斯曲线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
识记:
市场失灵及原因;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理解:
1、理解市场失灵及其原因
2、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3、掌握财政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制
4、掌握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5、掌握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制
6、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第十三章 国际经济与政策
识记:
国际贸易、汇率与汇率政策;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跨国经营与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危机
理解:
1、理解国际贸易、汇率与汇率政策的内涵
2、了解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
3、了解跨国经营与跨国公司
4、了解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及其成因
参考书目:
史忠健、韩伟东主编:《经济学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正确理解C语言的结构、语法与环境;C语言的基本概念、函数及其调用;各类语句的语法,语义和各种数据类型的使用特点;问题的分析、设计及C语言实现及调试方法,并得到充分的程序设计训练。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运算和程序分为“掌握”和“应用”两个层次。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选择题:30分,填空题:20分,程序阅读:40分,程序填空:24分,程序设计:36分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1章 程序设计和C语言
考试内容:
(1)什么是计算机程序;
(2)什么是计算机语言;
(3)C语言的发展及其特点;
(4)C语言程序的结构;
(5)运行C程序的步骤与方法;
(6)程序设计的任务。
考试要求:
(1)了解:C语言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2)掌握:运行C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3)应用: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屏幕输出程序
第2章 算法----程序的灵魂
考试内容:
(1)算法的概念;
(2)算法的特性;
(3)算法的几种表示方法;
(4)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最基本的算法;
(2)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第3章 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
考试内容:
(1)数据的表现形式及其运算;
(2)运算符和表达式;
(3)C语句;
(4)数据的输入输出;
考试要求:
(1)掌握:几种基本数据类型的表示形式,以及定义于基本数据类型之上的各种运算(算术、赋值、关系、逻辑、条件、逗号等);
(2)掌握:常量的意义及几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常量的表示形式,符合常量的定义与使用,变量的定义及自定义标识符的规范;
(3)掌握:混合运算的表达式中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及结合方向;
(4)掌握: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规范
第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考试内容:
(1)选择结构和条件判断;
(2)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3)if选择控制语句;
(4)switch选择控制语句。
考试要求:
(1)掌握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用法;
(2)掌握:if选择控制语句,包括if语句的形式,if语句的嵌套;
(3)掌握:switch选择控制语句,包括switch语句的形式,switch语句的嵌套;
(4)应用:具备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能力。
第5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考试内容:
(1)用while语句实现循环;
(2)用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
(3)用for语句实现循环;
(4)循环的嵌套及几种循环的比较;
(5)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用法及两者区别。
考试要求:
(1)掌握:“当型”循环(while)的形式和使用;
(2)掌握:“直到型”循环(do-while)的形式和使用;
(3)掌握:指定次数的循环(for)的形式和使用;
(4)掌握:for循环与while循环、do-while循环间的区别与转换;
(5)掌握:break与continue用法及两者区别;
(6)应用:具备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能力。
第6章 利用数组处理批量数据
考试内容:
(1)一维数组;
(2)二维数组;
(3)字符数组。
考试要求:
(1)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与引用;
(2)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与引用,二维数组与一维数组的关系;
(3)掌握:字符串的概念与操作,与数组有关的常用的算法(查找、排序等);
(4)应用:具备数组程序设计的能力。
第7章 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
考试内容:
(1)为什么要用函数,函数的定义;
(2)调用函数(函数调用的形式,嵌套调用,递归调用,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3)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4)变量的存储方式和生存期,变量的声明与定义。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作用与意义;
(2)掌握:函数的定义格式;
(3)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
(4)掌握:变量的存储类别,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分和作用;
(5)应用:具备使用函数编写程序的能力。
第8章 善于利用指针
考试内容:
(1)指针的定义,指针与地址的关系,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引用;
(2)通过指针引用数组;
(3)通过指针引用字符串;
(4)指向函数的指针。
考试要求:
(1)掌握:指针的基本概念,指针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2)掌握:指针与数组的关系,指针与数组、函数的混合使用。
(3)应用:使用指针编写基本程序
第9章 用户自己建立数据类型
考试内容:
(1)定义和使用结构体变量,使用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指针,用指针处理链表;
(2)定共用体类型;
(3)使用枚举类型;
(4)用typedef声明新类型名。
考试要求:
(1)掌握:结构体类型的概念、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引用及初始化。
(2)应用:掌握结构体的基本应用。
第10章 对文件的输入输出
考试内容:
(1)C文件的有关基本知识;
(2)打开与关闭文件;
(3)顺序读写数据文件;
(4)随机读写数据文件;
(5)文件读写的出错检测。
考试要求:
(1)掌握:文件的概念,文本文件与二进制文件的区别;
(2)掌握:文件的基本读/写操作(常用函数fscanf/fprintf/fgetc/fputc等);
(3)掌握:文件状态的检测(常用函数feof等),了解文件中数据的定位。
参考书目:
1、《C语言程序设计(第五版)》 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 乌云高娃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等主要类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生理、代谢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程度。
二、考试内容
绪论
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几位科学家的姓名;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几种重要实验技术的名称;无菌操作;污染的概念;显微镜的种类;细菌菌体染色的原因;微生物的组成;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细菌的形状与大小、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核。荚膜、鞭毛、芽孢、细胞内含物。细菌的繁殖与菌落形态特征。细菌的分类命名方法。
蓝细菌的概念;蓝细菌的形态和生化特点;放线菌的概念;放线菌的特点与类别。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真菌的概念与结构;真菌的繁殖方式;真菌孢子的种类;真菌的亚门;霉菌的概念;霉菌的菌落特点;霉菌的营养特点;酵母菌的概念;酵母菌
第三章 病毒
病毒的大小范围;病毒的三种基本形态;病毒的基本结构;壳体和壳粒;包膜;病毒的核酸类型。病毒的主要特点。病毒结构的相对简单性。
病毒分类的依据;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的概念;朊病毒的致病。噬菌体的典型结构;一步生长曲线;噬菌斑;噬菌体与其它病毒寄生专一性的比较;病毒增殖的五个阶段;烈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
现代病毒分类法;病毒传播途径;抗病毒剂;疫苗。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微生物的几大类营养要素;碳源、氮源的分类;生长因子的概念与种类。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自养、异养、光能、化能的概念。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过程;培养基的类型;固体、液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加量。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微生物的四种降解脱氢途径;ED途径的独特性;几种常见发酵作用的过程及参与微生物。二氧化碳的同化;硝酸盐的同化;分子态氮的同化。次生代谢的定义;次生代谢产物的定义;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常见的各类次生代谢产物举例。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
纯培养的概念;单菌落的概念;获得纯培养的几种主要方法。微生物细胞总数、活细胞数 、细胞生物量的测定方法;血球计数板的结构。分批培养与连续培养的概念;生长曲线的定义;生长曲线四个阶段。
常见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的种类与名称;石炭酸系数。灭菌、消毒和防腐的区别;常见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的作用机理。常见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了解其使用特点。化学治疗剂的概念;磺胺的结构;抗生素;抑菌谱。
第七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
基因、基因组、染色体的概念;质粒的概念、特点与类型;突变的概念与类型;诱变与诱变剂;常用的诱变方式;突变率与回复突变。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的方式,包括转化作用、转导作用、接合作用、基因转座;转导的类型。
重组DNA技术的概念;基因工程的概念;克隆的含义;目的基因的克隆的程序;基因克隆的几种常用载体;克隆子的受体细胞的种类;PCR的概念与基本步骤;基因的定位诱变。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创造性的设计思维以及创造新图形的方法。学生应具备对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力、视觉的表现能力,能系统掌握创造新图形的基本规律,具备科学的创新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能较好掌握对图形的创造和新意象的延伸与发挥。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思维发散到图形创意方法,再到图形的表现三部分循序渐进讲析。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核形式为作品设计,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1、创意新颖、构图合理、表现技法熟练 45分
2、画面有层次,主题鲜明 45分
3、色彩协调、丰富 30分
4、作品的品质及表达清晰度 20分
5、富有时代感,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 1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1、考试内容:合理运用创意思维、设计基本元素,以及正负形、影子、同构等创意方法,完成一幅符合主题且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
第一章:图形的概念
(1)图形(GRAPHIC)是一种说明性的符号,是介于文字和绘画之间的视觉语言。图形设计实际上是找出与所要传达的信息和创意能够产生同构的形式符号,以“形”达“意”。 从广义的解释,可以指某种器物的造型样式、结构、色彩和装饰纹样的设计;从狭义的解释,专指设计艺术中的装饰纹样,似乎已成为同义词,并被广泛应用。 传统图形包括了陶器、青铜器、漆器、织绣等装饰纹样。一般意义上的图形:素描﹑速写﹑图案﹑标志﹑效果图…等。现代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设计者为了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将一个形象元素进行变化﹑重组或将不同的形象元素进行相干组合而得到的新图形,它有时是美学意义上的升华,有时又富有深刻的哲理。图形是指画面中的视觉图像,是一种可视的视觉语言。与艺术领域中的其他视觉形象相比,图形最大的特征就是传播信息为目的。
(2)何谓图形创意
1、定义:图形创意是设计师根据表现主题内容的要求,以说明性的图画形象为造型元素,运用一定的构成方式,使图形本身更具有深刻的寓意,从而调动视觉来激发心理层次,并准确传达信息,沟通情感的创造性图形。
2、图形和意义的关系:意义创造图形;图形吸引意义;意义因人而异产生偏差;图形在使用过程中得到确定和认同。设计者是利用艺术的、科学的手段,创造新的图形和新的意义,创意。一图多意;一意多图。环保:树木、水、烟雾、垃圾;现代技术:电话、电脑、手机、@、信封。
(3) 图形创意的意义
A. 图形创意使视觉语言世界化(不分国度、民族、时空)。
B. 图形创意为迎接受众心理的需求,在追求信息传播效率,效益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C.图形创意能够准确,生动,直观地反映社会关注的问题。在传播结果上不仅起着引导受众的结果,而且在指示,教化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D. 图形创意是运用视觉造型语汇来记录,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经验等意思。
第二章: 创意思维
人们的解读图形的能力是建立在直觉思维的基础上。一年中的大月与小月,拳头关节的凹凸,突出的大月。图形游戏。姿势的表达。手语的表达。
创意:精心策划中的闪光点,金点子。使意图转化为现实存在,创意的过程就完成了。意融入图,图中传达意,创意的价值才能真正完成。
1、观察,毕加索少年时,父亲要求他一边一边的画鸽子爪,天天如此,知道不明显的事实变得明显,他掌握了观察和描述所有事物的关键。观察和看,主动的用大脑积极地寻找 判断 发现,在平凡中发现伟大,才能走向创造。
2、联想:是思维的扩展延伸,获得新的认识角度和深层的理解。
相似联想,驼峰和山峰,年轮和指纹;(形)
相关联想,火车和铁路,大海和船,圣诞老人和圣诞树。(意)
相反联想,大和小,黑和白,如就业主题找招贴,就是用新旧站牌表现人生要把握时机,重新选择。
因果联想 酒中的气泡组成十字架,表明酒后驾车的结果。
第三章:创意训练及方法具体章节内容与实训:
(一)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想像
(二)单形元素的视觉想像、特定元素的视觉想像
(三)正负形
(四)影子图形
(五)同构图形
(六)图形表现
如:课题内容: 形的可塑性及想像
1、 单形元素和字意的想象
第四章: 图形表现
1、写实风格: 写实图形 超写实风格 漫画卡通
2、平面装饰风格
3、几何风格
4、文字与图形的创意
2、基本要求:主题鲜明、创意新颖、色彩协调丰富;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作品的品质及表达清晰度高,富有时代感;作品尺寸:对开素描纸;黑白色彩表现不限。
一、考试科目与教材
考试科目1 :高等数学
参考教材:(教材不限,任何一本数学分析(上)或者高等数学(上册)均可,建议采用以下两种教材中的一种即可)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数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其它《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上册)》教材,只要书中涉及到下面内容的均可。
考试时长:120分钟
总分:150分
二、《高等数学》考试内容
1、 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函数的连续性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计算,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2、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定义与几何意义,平面曲线的切线,导数的四则运算,导数的求法(含隐函数与参数方程的一阶导数)。
微分中值定理(罗尔定理与拉格朗日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单调性与极值,凹凸性与拐点,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变限积分(积分上限的函数)的求导,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求法,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利用定积分求面积。
三、其它说明
专业课程考试重点以基本计算、解答题为主。英语考试按照湖北省教育厅或者学校要求执行。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1、识记:古代中国的“六艺”教育、癸卯学制、扬州会议内容
2、理解:古希腊的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3、应用:实用主义思想和自然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产生的影响
4综合:20世纪后期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体育
1、古代中国的体育;2、古希腊的体育教育;
第二节 现代学校体育的形成
1、现代体育的形成与身体活动的教育化;2、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3、20世纪学校体育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1、西方现代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传入;2、我国现代学校体育的形成与演变;3、20世纪后期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第二章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识记:体能、体能发展的敏感期、社会适应、社会适应能力、动作发展概念
2、理解: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学生心理发展、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学校体育对促进动作发展的作用
3、应用: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动作发展的基本要求
4、综合: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及动作发展的作用与要求
第一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
1、体能、体能发展的敏感期;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促进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
1、认知过程、情绪情感、个性发展、个性倾向;2、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3、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
第三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
1、社会适应、社会适应能力;2、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3、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动作发展
1、动作发展的概念;2、学校体育对促进动作发展的作用;3、提高动作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1、识记: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健康教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目标、学校体育目的
2、理解: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考虑因素、中小学校体育的分目标
3、应用: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结构与作用
1、学校体育的结构、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家庭体育;2、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3、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1、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2、制定学校体育目标考虑因素、中小学体育分目标
第三节 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1、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2、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1、识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检测制度(2014年修订)、《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实行基本标准》
2、理解:《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校体育重要文件与法规
3、应用: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我国现行学校体育制度与法规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4年修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上述文件及法规的应用;3、理解中小学学校体育制度和法规及其应用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1、学校体育宏观管理系统、微观管理系统;2、学校体育宏观管理系统、微观管理系统;3、学校体育宏观管理系统、微观管理系统
第五章 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课程的特点
2、理解: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3、应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
4、综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
第一节 体育课程的特点
1、课程的含义;2、体育课程的概念;3、体育课程的特点
第二节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1、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 2、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3、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4、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5、体育课程的科学与人文基础
第三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2、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
第四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
1、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本质;2、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过程;3、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体育教学的特点、目标与内容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
2、理解:体育教学(学习)目标的概念
3、应用: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
4、综合: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第一节 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
1、体育教学过程与特征;2、体育教学的特点
第二节 体育教学学习目标
1、体育教学(学习)目标的概念;2、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
第三节 体育教学内容
1、体育教学内容;2、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第七章 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
2、理解: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3、应用: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4、综合: 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第一节 体育教学方法
1、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2、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3、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4、现代体育教学方法
第二章 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1、体育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分组;3、体育课组织管理的实施
第八章 体育教学设计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教学设计概述,课时教学计划的设计
2、理解: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
3、应用:体育学习计划的设计
4、综合:单元/模块教学计划的设计、课时教学计划的设计
第一节 体育教学设计概述
1、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2、体育教学设计的依据;3、体育教学设计的原则
第六节 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
1、背景分析阶段;2、决策设计阶段;3、体育教学评价反馈阶段
第三节 体育学习计划的设计
1、学段(或水平)教学计划的设计;2、学年与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3、单元/模块教学计划的设计;4、课时教学计划的设计
第九章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内容
2、理解: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目标、体育教师学习评价的核心理念
3、应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
4、综合:体育教师学习评价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
1、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目标;2、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内容;3、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4、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主体
第二节 体育教师学习评价
1、体育教师学习评价的核心理念;2、体育教师学习评价的内容;3、体育教师学习评价的方法;4、体育教师学习评价的主体;5、体育教师学习评价注意事项
第十章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特点
2、理解:体育课程资源分类
3、应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综合: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
1、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特点;2、体育课程资源分类
第二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竞技运动项目的利用与开发;2、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发与利用;3、新兴运动项目的利用与开发
第三节 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四节 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体育教师;2、学生;3、其他人力资源
第十一章 体育课教学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实践课的结构
2、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
3、应用: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
4、综合:体育课的准备与分析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与结构
1、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2、体育实践课的结构
第二节 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
1、体育实践课的密度;2、体育实践课的运动负荷
第三节 体育课的准备与分析
1、体育课的准备;2、看课与分析课
第十二章 课外体育活动
[评价目标]
1、识记: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2、理解: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和意义
3、应用: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
4、综合: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第一节 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1、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和意义;2、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第二节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2、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3、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活动;4、小团体体育活动;5、个人锻炼活动
第三节 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
1、课外体育活动工作计划的制定;2、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
第十三章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
[评价目标]
1、识记: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2、理解: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
3、应用: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
4、综合: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第一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
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第二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1、学校运动队;2、基层训练点;3、体育特长班;4、体育俱乐部
第三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
1、运动队的组建;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计划的制定;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4、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的运用; 5、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
第十四章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与实施
[评价目标]
1、识记: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2、理解: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
3、应用: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
4、综合: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
第一节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1、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2、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第二节 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
1、课余体育竞赛的常见形式;2、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
第三节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
1、学校课余体育竞赛计划和规程;2、课余体育竞赛的方法
第十五章 体育教师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教师的特征
2、理解:体育教师工作
3、应用: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
4、综合: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
第一节 体育教师的特征
1、性格;2、专业知识;3、专业能力
第二节 体育教师的工作与研究
1、体育教师工作;
2、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
第十六章 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生学习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内容、特点
2、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意义、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
3、应用:体育教育专业的见习与实习
4、综合: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
第一节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
1、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内容;2、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特点;3、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意义
第二节 体育教育专业的见习与实习
1、体育教师专业的见习;2、体育教师专业的实习
第三节 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
1、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必要性;2、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目标;3、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机构;4、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模式
第四节 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
1、终身学习的概念与特征;2、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3、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体系的构建
一、本课程性质与地位
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考核《工程识图与工程力学》课程包括《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力学》两部分内容。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是土建类课程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是按照我国现行建筑工程制图规范学习建筑制图、投影、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基本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严谨、系统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是土建类专业的基础,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为学习有关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学会应用工程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抽象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考核内容与要求
(一)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部分(80分)
1、建筑制图部分
(1)制图与识图基本知识
了解建筑制图工具的使用;熟悉并遵守国家制图的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图线、材料图例、尺寸标注等;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投影的基本知识
掌握投影的概念与分类、应用;掌握三面正投影的建立、展开与投影规律。
(3)点、线、面的投影
掌握点、线、面投影作图,包括两点的相对位置关系、重影点、各种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点、定比定律、判定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平面的表示方法、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点,平面上的直线和点;掌握直线与直线相交、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作图。
(4)形体的投影
掌握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锥台、球的投影特点;掌握这些基本形体上的点和线投影作图;熟悉各个基本形体尺寸标注方式。
(5)轴侧投影
了解轴侧投影的形成与分类;了解各种轴侧投影图的特点和画法;掌握正等轴测和正面斜二轴测投影图的画法。
(6)剖面图与断面图
了解图样的视图方法,剖面、断面图的概念;理解剖面、断面图的形成原理;
掌握各种剖面图、断面图的识图;掌握剖面与断面图的区别。
2、房屋建筑及结构施工图部分
(1)建筑工程图概述
了解房屋建筑的组成及作用和房屋建筑图的形成;掌握建筑工程图的图示特点、建筑施工图的常用比例以及识读房屋施工图的要点;掌握建筑施工图中的常用的符号及常用的材料图例。
(2)建筑施工图识读
了解首页图与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详图的组成;熟练掌握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图示内容及识读、绘制方法。
(3)结构施工图识读
熟悉结构施工图的种类,常用代号与图例;熟悉基础平面图及详图的形成、图示内容及识读;熟悉结构布置平面图形成、图示内容及识读;熟悉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的识读,平法标注中框架梁、框架柱的简单识读。
(二)工程力学部分(70分)
(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能正确选择脱离体,画出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受力图。
(2)平面汇交力系
熟练掌握力沿直角坐标轴分解和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能熟练地应用平衡方程求解平衡问题。
(3)平面力偶
掌握力矩与力偶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并熟练应用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求解平面力偶系的平衡问题。
(4)平面一般力系
能熟练地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及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5)材料力学一般概念
了解结构、构件、内力、应力、变形、位移的概念;熟悉材料力学基本任务。
(6) 轴向拉伸与压缩
熟练绘制轴向拉压杆的轴力图;掌握轴向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并能进行强度计算;
(7)扭转
熟练绘制扭矩图;掌握圆截面杆扭转时的应力公式及强度条件;掌握圆截面杆扭转时的变形公式及刚度条件。
(8)弯曲应力
能熟练地求任意截面的内力;能熟练地用两种方法绘制梁的内力图;熟练掌握梁平面弯曲的正应力、剪应力公式;熟练进行梁平面弯曲时的强度计算。
三、有关说明及实施要求
(一)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第2版) 白丽红 北京大学出版社
《工程力学》 苏炜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二)考试与命题要求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题型结构: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识图题;计算题
4.难度结构说明:一般基本试题占30%,中等难度试题占30%,较难试题占30%,难度较大的试题占10%。
5.计分方法:总分150分。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考试大纲的要求,熟练掌握教育学、教育、学校教育、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教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德育等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教学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班主任的角色价值、学生的年龄特征、德育方法与途径等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知识;能综合运用教育学知识对人类的教育活动、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和社会的关系、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师生关系、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过程、德育效果等实际的教育问题进行的判断与分析,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运用等能力。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及大致比例:
单项选择题,40%;名词解释题,15%;简答题,25%;案例分析或综合论述题,20%。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核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考试内容: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
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
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
4.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考试要求:
1.识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及著作、观点。
2.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3.应用:分析学习教育学对教师职业认知和选择的意义。
第二章 教育的概念
考试内容: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
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2.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3.教育的历史发展
教育的产生;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4.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考试要求
1.识记: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基本要素;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2.理解: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3.应用:根据三种起源论进行一些基本观点和现象的判断。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考试内容:
1.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的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2.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
作用。
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
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考试要求:
1.识记: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2.理解:人的本质;人的属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的关系。
3.应用:根据个体发展的不同表现判断其所属特征;对个体发展的几种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个体发展作用的表现及联系。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考试内容: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2.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3.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考试要求:
1.理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社会功能。
2.应用: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分析“科教兴国”的道理。
第五章 教育目的
考试内容:
1.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4.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
考试要求:
1.识记: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
2.理解: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应用:分析如何处理好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教育目的的实现。
第六章 教育制度
考试内容:
1.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的改革。
考试要求:
1.识记: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的概念;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
2.理解:确立教育制度的依据;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体系的基本构成。
3.应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及改革。
第七章 课 程
考试内容:
1.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
2.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
3.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考试要求:
1.识记: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等概念;课程的类型;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2.理解:课程设计;课程理论的发展。
3.应用: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章 教 学
考试内容:
1.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2.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3.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
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的含义和要求。
5.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考试要求:
1.识记:教学、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的任务;教学原则;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教学组织形式。
2.理解: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3.应用: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的运用。
第九章 德 育
考试内容:
1.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在活动与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2.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
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3.德育途径与方法
德育途径: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
德育方法: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含义和要求。
考试要求:
1.识记:德育方法、德育原则的概念;德育的基本任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
2.理解与应用:结合实例论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第十章 教师与学生
考试内容:
1.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素养与教师专业道德;教师专业发展。
2.班主任的角色构成;班主任的任务与职责;班主任的工作方式。
3.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特殊价值;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的关系。
考试要求:
1.识记:教师的劳动特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教师素养;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能力结构;班主任的任务与职责;学生的本质属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2.理解与应用: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结合实际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专业发展;班主任的角色;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的关系。
五、参考教材
《教育学原理》:项贤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版。
一、基本要求: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从分子、细胞、器官和系统水平上介绍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人体解剖生理学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解剖学是基础,生理学是重点。人体解剖学中着重介绍与人体生理学有关的组织结构。人体生理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如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等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们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和控制等问题。
本课程考核内容涵盖参考教材的前十一章,主要集中在每章节的重要知识点,考核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的考核。考生应按本考试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准确掌握解剖学及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和位置,以及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的生理过程和机制;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识记”和“理解”两个层次。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选择题:30分 ;判断题20分;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30分;简答题:50分。
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考核内容涵盖教材的前十一章,主要集中在每章节的重要知识点,考核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
绪论
1、识记:解剖学、反射、反射弧、自身调节、内环境、稳态、解剖学姿势、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
2、理解:
1)李时珍和王维一对解剖学的贡献。
2)体液调节有何特点?
3)机体稳态调节有哪三种方式?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1、识记:单纯扩散、受体、组织、尼氏体、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郎飞结。
2、理解:
1)上皮组织有哪二级?
2)单层上皮包括哪几种?各分布于何区域?
3)复层上皮包括哪几种?
4)细胞间质的纤维类型有哪几种?
5)人体组织包括哪四大类?肌肉组织的类型有哪几种?
6) 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
7)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分类。
8)神经纤维的的分类及各类别的分布区域。
第二章 运动系统
1、识记:骨骼、关节面、关节腔、骨单位、骨盆、胸廓。
2、理解
1)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肌肉的形态有哪几种?各分布在什么区域?
3)骨膜有什么作用?
4)脑颅骨和面颅骨的构成。 其中哪些是成对,哪些是不成对的?
5)鼻旁窦包括哪四对?
6)脊柱有哪四个生理弯曲?有何生理意义?
7)躯干骨和上肢骨的组成。
8)何为足弓?有何生理意义?
第三章 神经系统
1、识记: 神经节、阈强度、静息电位、极化、去极化、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突触、肌节、等长收缩、等张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神经递质、受体、新纹状体、牵张反射、去大脑僵直、强化。
2、理解:
1)神经系统的组成。形成静息电位的离子基础。
2)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3)神经干动作电位的特征。
4)突触的类型有哪几种?
5)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6)肌肉收缩时,肌节、A带、I带及H带的长度变化。
7)脊髓的起点和终点。
8)脑干的分部?大脑皮层中央后回的体表感觉区的投射有什么特点?
9)何为脊休克?脊休克现象能表明什么?
10)牵张反射有哪二种类型?各有什么生理意义?
11)小脑分为哪三个功能部分? 各有什么功能?
12)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控制具有什么特点?
13)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具有什么特点?
14)下丘脑对哪些内脏活动进行了调节?
15)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有何区别?如何理解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16)正常脑电图有哪些波形? 各在何种状态下出现?
17)慢波睡眠阶段机体有何表现?慢波睡眠有何生理意义?
第四章 感觉器官
1、识记:盲点、黄斑、中央凹、视野、明适应、暗适应、柯蒂氏器。
2、理解:
1)眼球壁包括哪三层? 各层又是如何分部的?
2)眼球在视近物和远物时晶状体和瞳孔是如何调节的?
3)眼的折光系统由什么组成?青光眼、白内障和飞蚊症产生的原因?
4)何为近视、远视和散光?该如何矫正?
5)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 其感光物质的组成。
6)前庭器官的生理功能。
第五章 血液
1、识记: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渗透性溶血、红细胞脆性、凝集原、凝集素。
2、理解:
1)血液的基本组成?成人血量有多少?
2)血浆中蛋白质主要包括哪三大类? 各有什么功能?
3)红细胞的数量和机能。
4)淋巴细胞分为哪二类? 各有什么功能?
5)ABO血型系统是如何由二种凝集原决定的?
6)血型不合的输血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
第六章 循环系统
1、识记:血液循环、正常起搏点、心动周期、每分输出量、动脉、静脉、血压、脉差。
2、理解: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是怎样的?
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哪五期?各期的形成机制是什么?
3)左、右心房各有哪些开口?
4)窦房结的自动节律性。
5)心电图中的PR间期反映的是什么时间?
6)哪些因素对每搏输出量会产生调节? 心输出量的计算公式。
7)血压的正常值范围?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8)有效滤过压的计算公式。
第七章 呼吸系统
1、识记: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上呼吸道、鼻旁窦、 肺活量、
呼吸中枢、 肺门。
2、理解:
1)鼻的组成。喉软骨的组成。
2)肺的导管部和呼吸部的组成。
3)呼吸膜的组成。
4)化学因素对呼吸运动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第八章 消化系统
1、识记: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吸收、胃排空、胃肠激素。
2、理解:
1)消化管的组成。
2)消化管管壁的结构。
3)三种主要食物的胃排空速度。
4)舌表面4种舌乳头各有什么功能?
5)食管有哪三处狭窄?
6)小肠壁适应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7)大肠区别于小肠的三个结构特点?
8) 三对大唾液腺的名称及导管的开口位置。其中谁最大?
9)肝的功能有哪些?胆汁的分泌及排出途径是怎样的。
10)唾液的成分?唾液的作用有哪些?
11)胃液的成分有哪些?胃运动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12)胆汁的主要成分?其消化功能如何实现?
第九章 营养、代谢与体温调节
1、识记: 新陈代谢、能量代谢、基础代谢、食物的氧热价。
2、理解:
1)三大营养物质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2)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
3)体温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第十章 泌尿系统
1、识记:肾单位、重吸收、有效滤过压、渗透性利尿、膀胱三角。
2、理解:
1)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生成包含哪三个环节?
2)输尿管有哪三处狭窄?
3)肾的位置?肾作额状剖面可以观测到哪些结构?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1、识记: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激素。
2、理解:
1)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2)甲状腺的位置。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3)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参考书目: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左明雪
一、考试对象
报考我校2022年普通专升本英语专业的考生。
我校2022年普通专升本英语专业招生对象:2022年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不限专业)。
二、考试目标
本考试为选拔性水平考试,为我校2022年普通专升本英语专业招生选拔人才。本测试重点考核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有一定速度,主要包括: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3)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三、考试设置
考试科目名称:《英语阅读》
考试方式:笔试、闭卷(无听力部分)
考试性质:选拔性水平考试
考试时间和总分:12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
主要题型:选择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简答题、翻译题、写作题 等。
四、考核要求
考生应该达到下列知识和能力要求:
1)熟练掌握概括和总结大意的技能,从而理解主题和中心思想;
2)辨认主题和细节;
3)区分事实和观点;
4)进行推论和作出结论;
5)体会作者的态度;
6)略读以了解文章的大意;
7)浏览查找特定的信息;
8)通过上下文及构词法猜测生词;
9)理解修辞语言的含义;
10)理解段内、句内的因果、对照、分类和扩展等关系;
11)能理解并利用各种图表。
五、参考教材
王守仁,赵文书,康文凯. 《泛读教程》(修订版)(第1册)(第2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8年.
目录
一、基本要求:
《市场营销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市场营销学基本知识,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的运用能力和综合运用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最基本的市场营销策划能力。考生应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把握重点章节,掌握重点内容。识记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重点名词、概念、重要知识点等。理解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识记”和“理解”两个层次。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选择题:40分;判断题40分;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25分;简答题:25分。
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识记:
市场、市场营销、需要、需求、欲望等相关概念。
理解:
1、对市场概念的不同理解
2、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3、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识记:
市场营销管理、营销管理哲学、顾客满意、顾客让渡价值、顾客购买总价值、顾客购买总成本、顾客忠诚
理解:
1、常见的八种需求状况及其管理
2、企业五种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及其区别
3、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核心
4、顾客购买总价值的构成
4、顾客购买总成本的构成
第三章 企业战略与营销管理
识记:
总体战略、经营战略、战略经营单位、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矩阵、相对市场占有率、多因素投资组合矩阵、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市场营销组合。
理解:
1、“问号”、“明星”、“奶牛”、“瘦狗”的内涵与区别
2、“绿色地带”、“ 黄色地带”、“红色地带”的内涵与区别
3、成长战略的主要内容
4、迈克尔.波特五竞争力模型
5、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三种竞争战略的区别和适用条件
6、市场营销组合的提法与构成
第四章 市场营销环境
识记:
市场营销环境、微观营销环境、宏观营销环境、环境威胁、市场机会
理解:
1、市场营销环境中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的关系
2、微观营销环境由哪些方面构成?
3、营销中间商、顾客、竞争者、公众各自的构成
4、宏观营销环境由哪些方面构成?
5、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对策(机会与威胁分析)
第五章 分析消费者市场
识记:
消费者市场、消费者行为、感觉、知觉、记忆、选择性注意、参照群体、复杂的购买行为、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多样性购买行为、习惯型购买行为。
理解:
1、影响消费者的个体因素有哪些?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构成
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4、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的主要类型与区别
5、参照群体可以从哪些角度划分?
第六章 分析组织市场
识记:
组织市场、非盈利组织市场、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政府市场。
理解:
1、组织市场的类型和特点
2、组织市场购买类型(2)组织市场的特点
3、组织市场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
4、非营利组织市场、政府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
第七章 市场营销调研与需求测量
识记:
信息、市场营销调研、潜在市场、有效市场、总市场潜量、企业潜量
理解:
1、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
2、信息及其功能
3、市场营销调研的类型与内容
4、市场需求预测方法主要有哪些?
第八章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识记: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无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集中性市场营销战略、市场定位
理解:
1、市场细分的产生与发展
2、市场细分的作用
3、市场细分的原理与基本模式
4、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5、生产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6、市场细分的原则
7、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差异性营销战略、集中性市场战略的异同与适用条件
8、选择目标市场的五种市场覆盖模式
9、市场定位的方式
10、市场定位的战略
第九章 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
识记:
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跟随者、市场利基者
理解:
1、决定行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2、五种行业结构类型
3、确定竞争对象与战略原则
4、市场领导者的战略主要有哪些?
5、市场挑战者的战略主要有哪些?
6、市场跟随者的战略主要有哪些?
第十章 产品策略
识记:
产品、产品整体概念、产品组合、产品经、产品项目、产品生命周期、包装
理解:
1、产品整体概念分为哪几个层次?
2、产品分类
3、产品组合及相关概念的区分
4、产品线决策
5、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及阶段划分
6、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与营销策略
7、包装及其分类
8、包装在营销中的作用
9、包装策略有哪些?
第十一章 品牌与包装策略
识记:
品牌、品牌标志、品牌资产、生产者品牌、中间商品牌、统一品牌、个别品牌、商标、驰名商标、域名
理解:
1、品牌的作用
2、品牌资产的构成与特征
3、品牌设计的原则
4、品牌组合的主要策略
5、品牌更新与扩展
6、品牌保护与品牌管理
7、品牌注册的原则
8、驰名商标及其认定
9、注册后的品牌保护
10、品牌经理制与品牌管理
第十二章 定价策略
识记:
成本导向定价、需求导向定价、折扣定价、地区定价、声望定价、差别定价、撇脂定价、渗透定价、尾数定价、招徕定价
理解:
1、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
2、确定基本价格的一般方法
3、定价的基本策略
第十三章 分销策略
识记:分销渠道、密集分销、选择分销、独家分销、批发、零售、物流的职能、物流的目标、条形码、第三方物流
理解:
1、分销渠道的层次与宽度
2、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
3、批发商与零售商
4、批发和批发商
5、零售和零售商
6、物流的职能
7、物流的目标
第十四章 促销策略
识记:
促销、促销组合、推式策略、拉式策略、人员推销、广告、广告媒体、公共关系、销售促进、直复营销、互联网营销、新媒体营销
理解:
1、促销的作用
2、促销组合及促销策略
3、人员推销的优缺点
4、人员推销的形式、对象与策略
5、广告的目标
6、广告媒体的选择
7、广告的设计原则
8、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
9、销售促进的方式
10、直复营销有哪些形式?
11、新媒体营销有哪些形式?
第十五章 市场营销组织、计划与控制(不做考试要求)
第十六章 国际市场营销 (不做考试要求)
第十七章 服务市场营销 (不做考试要求)
第十八章 市场营销的新领域与新概念 (不做考试要求)
参考教材:
吴健安 聂元昆主编,《市场营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
一、基本要求:
除去教材中所标注的“*”部分,其他章节均属考试范围。
考试的要求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1. 了解:较低层次要求。即知道和记忆有关名词术语、概念和规律。
2. 理解:比了解层次的要求高。要求明确有关名词术语、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内涵、特征和原则。
3. 掌握:
(1) 简单运用与计算:能运用有关公式、定理、规律直接进行的分析与计算。
(2) 运用与计算:能运用有关公式、定理、规律、理论进行的有一定综合性和灵活性的计算。
(3) 熟练运用与计算:能运用有关公式、定理、规律、理论进行的有一定综合性和灵活性较强的分析与计算。属于高层次的要求。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试卷满分:150分。
题目类型为:选择题(40分),填空题(20分),判断题(30分),计算题(60)。
其中基础题:70%,较难综合题:20%,提高题:10% 。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
2、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3、熟练掌握电阻和独立源的电流、电压关系。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理解等效变换的条件。
2、掌握计算等效电阻和输入电阻。
3、理解电路Y-Δ等效互换和电源的等效互换。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理解网络的图的概念。
2、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并对简单电路熟练的分析和计算。
第四章 电路定理
1、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以及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2、了解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和对偶定理。
3、运用定理对较简单电路能够熟练分析计算。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1、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2、理解运算放大器在理想化条件下的外部特性。
3、掌握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比例电路分析和计算。
第六章 储能元件
1、掌握电感、电容元件的基本特性。
2、熟练掌握电感、电容元件的串、并联计算。
第七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1、理解电路的动态过程,掌握一阶电路初始状态和稳定状态的确定。
2、掌握时间常数、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全响应概念;了解自由分量和强制分量概念。
3、熟练掌握运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电路的暂态过程。
4、了解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全响应。
5、了解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对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的响应。
第八章 相量法
1、理解相量的概念。
2、熟练掌握正弦量三要素,同频率正弦量的相角差,有效值概念。
3、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基尔霍夫定律相量形式。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熟练掌握阻抗、导纳及其串并联等效变换,相量图的作法。
2、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3、理解正弦稳态电路中各种功率的概念、意义和相互关系。
4、熟练掌握简单正弦稳态电路能的分析和计算。
第十章 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理解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电路方程电路模型及其特性。
2、掌握互感、同名端等概念。
3、掌握耦合电感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对具有互感耦合的电路能熟练计算。
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1、了解网络函数的基本概念。
2、掌握RLC电路的串并联谐振及其频率响应。
3、了解波特图及其绘图方法。
4、了解滤波器基本概念。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1、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2、理解对称三相电压、电流、相序、Y接法、Δ接法等概念。
3、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中相电压和线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之间的关系。
4、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及三相电路图中功率的计算。
教材:邱关源.《电路》(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
1. 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2. 张永瑞.《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初步了解民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民事法律关系及其构成要件,民事主体的种类及其基本内容,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特别是物的种类、分类标准及意义,民事法律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代理,诉讼时效与权利的行使。了解宪法学的基本框架——宪法学基本理论和中国宪法制度,理解宪法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中国宪法的主要制度与规范,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宪法案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程是应用型学科,要求在学习中能够准确掌握基本理论和主要法律制度,并能够初步运用民法学、宪法学理论知识和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对真实案例进行一定的法律分析。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单项选择题:20%;多项选择题30%;判断题:20%;简答题:35% ;案例分析题:45%。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l 第一部分 民法总论
第一章 民法概述
1.考试内容:
1)民法的概念及民法的调整对象
2)民法的性质
3)民法的本位
4)民法的渊源
5)民法的效力
2.考试要求:
1)熟练掌握民法的含义及掌握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
2)了解民法的性质
3)了解民法的本位
4)掌握民法渊源
5)掌握民法的效力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
1.考试内容:
1)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2)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3)各种具体的民法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公平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原则
2.考试要求:
1)了解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2)了解民法的基本功能的内容
3)熟练掌握我国民法总则规定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
1.考试内容:
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3)民事法律事实
4)民事权利的分类
5)民事权利的保护
6)民事义务的分类
7)民事责任的分类
2.考试要求:
1)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2)熟练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三要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3)熟练掌握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类型
4)掌握民事权利的概念和分类
5)掌握民事义务的概念和分类
6)掌握民事责任的概念和分类
第四章 民事主体-自然人
1.考试内容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3)监护
4)自然人的住所
4)宣告失踪
5)宣告死亡
6)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2.考试要求:
1)掌握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和终止,胎儿利益的保护
2)掌握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我国民法总则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和具体的类型
3)掌握监护的概念和目的、监护人的设立、监护人的职责、监护的终止
4)掌握住所的概念、法律意义和种类
5)掌握宣告失踪的概念、条件、程序和宣告失踪的效力
6)掌握宣告死亡的概念、条件、程序和宣告死亡的效力以及死亡宣告的撤销及其被宣告死亡人重新出现的法律效力
7)了解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概念
第五章 法人
1.考试内容:
1)法人的概念、特征、条件和分类
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
3)法人机关、法人的分支机构
4)法人的成立
5)法人的变更、终止与清算
6)法人的登记
7)营利法人
8)非营利法人
2.考试要求:
1)掌握法人的概念、特征和法人的分类
2)掌握法人组织成立的条件和程序
3)掌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
4)了解法人机关的种类、法人机关构成法定代表人
5)掌握法人变更的类型、法人终止的原因以及法人清算的概念、种类和法人在清算期间的性质
6)掌握法人登记的种类和效力
7)了解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的概念
第六章 非法人组织
1.考试内容:
1)非法人组织的概念、特征和应具备的要件
2)合伙
3)其他非法人组织
2.考试要求:
1)掌握非法人组织的概念、特征和应具备的要件
2)掌握合伙的概念和种类
3)掌握普通合伙的概念、特征、成立、财产、合伙事务的执行、损益的分配和债务的承担
4)掌握合伙的入伙、退伙
5)了解特殊普通合伙
6)掌握有限合伙的概念、特征、设立、有限合伙事务的执行、有限合伙的利润分配、有限合伙人特有的权利与特殊规定
7)掌握有限合伙人的入伙和退伙、与普通合伙人的相互转变以及有限合伙的解散与转变
8)掌握合伙的解散和清算
9)了解其他非法人组织的概念
第七章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1.考试内容:
1)物的概念和特征
2)物的分类
3)其他客体
2.考试要求:
1)掌握物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物的分类的具体类型、分类标准及其法律意义
3)了解其他客体包括有价证券、智力成果和其他客体
第八章 民事法律行为
1.考试内容:
1)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2)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3)意思表示
4)法律行为的成立及生效
5)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6)无效的民事行为
7)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8)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2.考试要求:
1)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具体分类
2)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3)掌握意思表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意思表示的分类,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意思表示不自由以及意思表示的解释
4)掌握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及生效条件
5)掌握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中对条件和期限的要求
6)掌握无效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种类,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种类,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的后果)
第九章 代理
1.考试内容:
1)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2)代理的分类
3)代理行为
4)代理权的发生
5)代理权的行使
6)滥用代理权的禁止
7)代理权的消灭
8)无权代理
9)表见代理
2.考试要求:
1)掌握代理的概念、特征和代理的适用范围
2)了解代理与类似概念的区别
3)掌握代理的分类及分类标准
4)掌握代理权发生的原因、代理权的行使原则、滥用代理权的主要类型以及代理权的消灭原因
5)掌握无权代理的类型、效力和责任
6)掌握表见代理的要件、类型和效力
第十章 诉讼时效
1.考试内容:
1)时效制度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2)诉讼时效的效力、适用范围、诉讼时效期间和分类
3)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
4) 除斥期间
5)期限
2.考试要求:
1)掌握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2)掌握诉讼时效的分类
3)掌握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
4)掌握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5)掌握期限的确定和计算方法
l 第二部分 宪法学
第一章 宪法总论
1.考试内容:
1)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含义,宪法的定义,宪法的特征
2)宪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宪法本质的观点
3)宪法的分类:宪法的形式分类与实质分类
4)宪法的渊源:宪法的一般渊源,中国宪法的渊源
5)宪法的制定:制宪权,制宪机关与制宪程序
6)宪法的解释:宪法解释的含义,宪法解释的体制,宪法解释的原则
7)宪法的修改:宪法修改的必要性,宪法修改的限制,宪法修改的方式
2.考试要求:
1)了解宪法的含义,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共性,掌握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差异
2)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宪法本质的三个观点
3)理解宪法的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原始宪法与派生宪法,规范宪法、名义宪法与语义宪法等类别;对每一种分类方式的分类标准、具体类别以及分类的意义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
4)理解宪法的一般渊源,了解中国宪法的渊源
5)理解制宪权、制宪机关,了解制宪程序
6)理解宪法解释的含义、宪法解释的体制及原则
7)理解宪法修改的必要性,了解宪法修改的限制,理解宪法修改的方式
第二章 宪法规范
1.考试内容:
1)宪法规范的特点:宪法关系,宪法规范的特点
2)宪法规范的形成和演变:宪法规范的形成,宪法规范的演变
3)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和分类: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宪法规范的种类
4)宪法规范的效力和适用:宪法规范的适用
5)宪法规范的形式和构成体系:宪法规范的表现形式,成文宪法的规范体系
2.考试要求:
1)理解宪法关系的含义,掌握宪法规范的特点
2)理解宪法规范的形成方式,了解宪法修改的程序,掌握宪法变迁的方式
3)了解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与种类
4)掌握宪法适用的定义和宪法适用的条件
5)理解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判例的含义与特点,掌握宪法惯例、宪法解释的含义和特点;了解成文宪法的规范体系
第三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1.考试内容:
1)近代宪法的起源和发展:英国、美国、法国宪法的产生过程,宪法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中国宪法发展史: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宪法发展简史,新中国宪法发展状况
2.考试要求:
1)近代宪法的起源和发展:掌握近代宪法产生的四大条件,英国宪法的组成部分,了解美国、法国历史上的主要宪法文件,理解英、美、法三国宪法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差异
2)中国宪法发展史:了解旧中国主要宪法文件,理解旧中国宪政运动的历史经验,了解新中国主要宪法文件以及现行宪法的颁布与修正历程,掌握2018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 国家基本制度
1.考试内容:
1)国体:国家性质的含义,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阶级结构,我国的经济制度,我国的文明建设
2)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概述,我国的政体,我国选举制度,我国国家标志
3)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概述,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4)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含义,我国中央国家机关体系
5)司法制度:我国司法机关的体系,我国四级两审终审制、审判监督制度,我国审判工作的基本原则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村民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与职能
2.考试要求:
1)国体:理解国家性质的含义,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及组织形式,掌握我国的所有制形式,特别是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及自然资源所有权,掌握我国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保护的条款,理解我国宪法对待公私财产的不同态度
2)政体:了解政体的主要类型,理解我国政体及其基本原则,理解广义与狭义的选举,掌握我国选举法的基本原则: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无记名投票原则、差额选举原则,掌握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的定义有关选举法的内容需要结合选举法条文加以理解和掌握
3)国家结构形式:了解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及其类型,理解我国不纯粹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三大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及相关制度,掌握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以及中央与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分权体制,理解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
4)国家机构:了解国家机构的含义,掌握我国各中央国家机关的性质,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任职限制,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国务院的性质、组成人员、总理产生方式及行政立法权,理解中央军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特殊法律地位,掌握中央国家机关首长的连任限制
5)司法制度:了解我国法院和检察院的四级设置,理解和掌握两审终审制,理解和掌握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制度,理解合议制度和回避制度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理解和掌握我国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第六章 公民基本权利
1.考试内容:
1)公民基本权利概述:公民,权利,基本权利;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限制
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民主监督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特定主体的权利
2.考试要求:
1)公民基本权利概述:理解公民、权利、基本权利三个概念的含义,理解基本权利的性质、地位及其限度
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理解平等权的含义,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差异以及平等权的双重属性;理解政治权利的地位,掌握政治权利的内容,特别是六大政治自由中的言论自由;理解我国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态度;掌握人身自由的四大内容、地位及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情形与程序;掌握民主监督权的三方面内容,了解国家赔偿制度2012年前后的变化;掌握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劳动的双重属性;理解文化教育权利的两方面内容及其对公民的重大意义;理解特定主体权利的六方面内容以上内容,需要结合我国宪法条文具体加以掌握
第九章 宪法实施和监督
1.考试内容:
1)宪法实施:宪法立法实施的基本原则,宪法的解释实施
2)宪法保障:违宪审查,宪法监督
3)中国宪法的实施与保障:中国宪法的实施方式,中国宪法的保障制度
2.考试要求:
1)理解宪法立法实施的基本原则,掌握宪法解释实施的机关,解释的原则,解释的方法,理解解释的效力
2)了解违宪审查的含义及起源,掌握违宪审查的对象与体制
3)掌握我国宪法治理法律网络体系的构成,我国宪法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理解教材作者关于我国违宪审查体制完善的基本观点
一、基本要求
《风景园林基础》考试是我校风景园林专升本入学考试中的必考科目。目的是考查考生掌握风景园林理论的基础概念、基本方法,以及分析和探索理论问题的能力,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时间
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核内容
涵盖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原理的基本内容。重点考查对以上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在全面掌握本学科核心主干知识及准确掌握有关定义、范畴等基础上,运用专业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及论述的能力;能够结合特定的历史、地域等相关背景,结合风景园林发展和前沿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四、卷面结构
1、内容组成
(1)园林美与园林艺术部分:包括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的特征、园林流派及艺术特征、各流派的特征比较、现代园林艺术实践、形式要素及形式美法则。占40%,60分。
(2)园林设计原理部分:园林造景与空间处理、园林要素、园林意境、园林的游赏、自然风景环境的游赏等。占60%,90分。
2、题型组成
考试试卷包括以下至少四种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五、参考书籍
《园林艺术原理》,王晓俊,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2022年工程造价专业专升本《工程识图与构造》课程
考试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与地位
工程造价专业专升本考核课程为《工程识图与构造》。
《工程识图与构造》课程是土建类课程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是按照我国现行建筑工程制图规范学习建筑制图、投影、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基本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考核内容与要求
1、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
(1)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熟悉基本制图知识。
(2)投影的基本知识
掌握投影概念与分类、正投影的基本特征、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展开与投影规律;掌握点、线、面投影作图,包括两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各种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点、定比定律、判定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平面的表示方法、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点,平面上的直线和点;掌握直线与直线相交、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作图。
(3)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
掌握平面体和曲面体的投影作图;熟悉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体表面上的点和线的求解。
(4)组合体的投影
掌握立体与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掌握组合体的投影作图。熟练掌握已知形体画三投影、已知两投影求第三投影画法。
(5)轴测投影
了解轴测投影的概念与类型;熟悉正等轴测和正面斜二轴测投影图的画法
(6)剖面图和断面图
掌握剖面图的形成、类型与画法;掌握断面图的形成、类型与画法。
2、建筑构造
(1)建筑构造的概述
了解建筑物的分类与等级,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建筑模数协调。
(2)基础和地下室
熟悉地基与基础的概述,基础的埋深;掌握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掌握基础的分类与常用构造;熟悉地下室的类型、组成及防潮与防水构造。
(3)墙体
掌握墙体的作用、类型及厚度,掌握砖墙细部构造(散水与明沟、勒脚、踢脚、墙身防潮层、窗台、过梁、圈梁、构造柱);了解轻质隔墙、填充墙及幕墙的基本构造;了解墙面装修的作用及分类。
(4)楼板与楼地面
掌握楼板层的组成、楼板的分类、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地坪层组成与分类;了解水泥砂浆地面、水磨石地面、陶瓷板砖地面、石板地面、木地面等的常用构造做法,踢脚线的构造,直接式顶棚与吊顶棚构造,阳台与雨篷构造;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及其构造特点。
(5)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
熟悉楼梯的组成与类型、楼梯尺度(坡度、踏步尺寸、栏杆扶手高度、楼梯段的宽度、平台宽度、平台下净高、楼梯段处净高);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类型、构造、细部构造;了解电梯、自动扶梯、台阶及坡道构造,熟悉无障碍坡道构造要求的相关规定。
(6)屋顶
熟悉屋顶的组成与类型,平屋顶的排水(坡度、坡度的形成方法、屋顶排水方式),平屋顶的防水基本构造层次及节点构造(刚性防水屋面、柔性防水屋面、涂料防水屋面及粉剂防水屋面),平屋顶的保温与隔热;掌握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做法;掌握檐口、天沟、女儿墙和山墙、屋面泛水、屋面出入口屋面检修口等细部构造。
(7)窗与门
了解门窗的作用与设计要求;熟悉门窗的形式与尺度,门窗标准图集的识读。
(8)变形缝
掌握变形缝的设置原理,掌握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作用,设置要求与构造做法。
3、房屋建筑及结构施工图
(1)房屋建筑工程图的基本知识
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形成与类型,图纸编排顺序,识图方法与步骤。
(2)建筑施工图
掌握建筑施工图有关的建筑制图标准(图纸幅面、标题栏与会签栏、图线、定位轴线、字体、比例、尺寸标注、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标高符号、引出线、对称符号、连接符号、指北针、常用建筑材料图例、常用建筑总平面图图例、常用构造及配件图例、构配件代号等),了解建筑施工图的作用与内容,建筑总说明的内容,熟悉总平面图的内容与识读;掌握建筑平面图的形成、种类、图示内容及识读;掌握建筑立面图的形成、种类、图示内容及识读;掌握建筑剖面图的形成、图示内容及识图;掌握建筑详图的形成、种类、图示内容及识图。
(3)结构施工图
熟悉结构施工图的种类,常用代号与图例;掌握基础平面图及详图的形成、图示内容及识读;掌握结构布置平面图形成、图示内容及识读;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的识读、平法标注中框架梁、框架柱的简单识读。
三 、有关说明及实施要求
(一)参考教材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第3版)张小平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二)考试与命题要求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题型结构: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识图题
4.难度结构说明:一般基本试题占30%,中等难度试题占30%,较难试题占30%,难度较大的试题占10%。
5.计分方法:总分150分。
《市场营销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同时考察学生运用理论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第一章 导 论
识记:市场营销的概念和任务
理解:弄清市场营销观念发展的各个阶段
理解:场营销学研究对象、市场营销学研究的方法
了解:市场营销的新发展
第二章 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营销管理过程
理解并识记:掌握企业战略规划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理解: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了解:战略规划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 营销环境分析
识记:企业的微观环境因素、宏观环境因素
理解并识记:对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
理解:影响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各种市场营销环境
理解:SWOT分析方法、PEST分析法
了解:营销活动始终是处于外部不可控制的环境影响
第四章 消费者市场和消费行为
识记: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为5个阶段
理解并识记:购买者决策过程
理解:消费者行为模式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要素
理解:消费者市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煮
了解:消费者市扬的特点
第五章 组织市场及其采购者行为
理解并识记:组织采购者行为的模式
理解:生产企业采购者行为、生产企业的采购决策过程
了解:组织市场的特点和类型、机构与政府采购者行为
第六章 竞争者分析和竞争性营销战略
识记:竞争性定位战略
理解并识记:企业的竞争性定位
理解:市场竞争战略的方法
了解:按不同竞争地位划分的企业类型
第七章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识记:市场定位的步骤
理解并识记:市扬细分化的依据和条件
理解:选择目标市场的战略和方法
理解:市扬定位战略
了解:细分消费者市场的变量
第八章 产品策略
识记:产品组合和产品线策略
理解并识记:产品概念和产品分类,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理解:产品质置和产品设计策略
理解:品牌和商标策略、包装和标签策略
了解:新产品开发策略
第九章 定价策略
识记:企业定价的主要方法
理解并识记:新产品的定价策略
理解:产品组合的定价策略
理解:价格调整的策略
了解:影响企业定价的因素、价格变动和企业的对策
第十章 分销渠道
理解并识记:渠道的新发展
理解:分销渠道的管理
理解:产品实体分配
了解:分销渠道的作用和类型、零售与批发
第十一章促销策略
识记:促销预算的方法
理解并识记:营销信息沟通和促销组合策略
理解:广告策略、公共关系策略
理解:人员推销策略
了解:各种促销的方法
第十三章 营销计划、实施与控制
识记:营销计划的内容
理解并识记:营销预算的制定方法
理解:营销实施方法
了解:年度计划控制方法
案例教学1(2学时)BREMAN电气公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2(2学时)信任导向的工业品营销
三、考核说明
(一)教材
吴健安、聂元昆主编,《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年(第六版)
(一)考核命题的题型及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题型大致比例:名词解释30分,单选题30分,简答题30分,案例分析题60分。
考试题型覆盖填空、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论述等。主观题不完全拘泥于参考答案,注重学生答题内容的创新性和自身逻辑性。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或理解现代写作的特点,写作在科技时代的意义;写作活动中主体因素的构成,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写作活动中客体因素的构成;写作活动中受体因素以及载体因素的构成;文学写作的基本过程,掌握观察、体验、想象以及立意、构思、表达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表达方式和技能技巧;掌握散文文体和评论文文体的特征,能够熟练地把握散文文体和评论文体的写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文学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能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提高鉴赏能力与文学写作能力。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具体的写作实践分为“会”、“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单选题:20 ;简答题:60 ;习作题:70,;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现代写作的特征与意义
考试内容:
(1)现代写作的内涵辨析:“写”与“说”,“写”与“思”的关系;
(2)现代写作活动的特点:人文性、综合性、个体独创性、实践性;
(3)现代写作的价值:写作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价值;
考试要求:
(1)理解现代写作的内涵,现代写作中“写”与“说”,“写”与“思”的关系。
(2)理解和掌握现代写作活动的基本特征;
(3)理解和掌握现代写作在高科技时代的文化价值;
第二章 写作活动中的主体因素
(一)写作主体主宰着写作活动
考试内容:
(1)写作活动的缘起:缘情而作、因事而作、受命而作;
(2)主体的主宰作用:主体在聚材、构思、表达、修改中的作用;
(3)主体是写作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
基本要求:
(1)理解写作活动的缘起,正确理解缘情而作、因事而作、受命而作的内涵,特征,这类写作的意义;
(2)理解主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主宰和决定作用,从而为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网络时代的写作主体特征与要求
考试内容:
(1)网络时代写作主体的基本特征,突出其平民性与探索性;
(2)网络时代对写作主体的基本要求,突出其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
考试要求:
(1)了解高科技网络时代写作主体的基本特征,突出其与传统写作的显著区别;
(2)熟练高科技网络时代对写作主体的基本要求,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审美能力的具体要求;
(三)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
考试内容:
(1)情感与情绪;
(2)责任与道义;
(3)素质与人格:
(4)经验与体验
考试要求:
(1)能结合实例认识情感与情绪对写作主体创作活动的重要性;
(2)结合实例认识责任与道义对写作主体创作活动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写作主体的综合素质;
(3)结合实例认识素质与人格修养对写作主体创作活动的重要性;
(4)区分经验与体验的不同,进而认识体验对创作活动的重要性;
第三章 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
(一)多方位认识写作客体
考试内容:
(1)写作客体的含义及属性;
(2)写作客体类型的多样化;
(3)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要求:
(1)理解写作客体的含义,分清它与写作材料的区别、掌握写作客体的属性,客观性、对象性、动态性以及历史性;
(2)了解从不同角度来看写作客体的多样化表现;
(3)熟练掌握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多层面把握写作客体
考试内容:
(1)写作客体与材料、题材;
(2)聚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
(3)选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
基本要求:
(1)理解写作客体与材料和题材的区别;
(2)掌握聚材的方式;
(3)掌握选材的基本方式和原则;
(三)网络世界中的写作客体
考试内容:
(1)“虚拟实在”与网上取材;
(2)在网络空间中把握写作客体;
基本要求:
(1)掌握网上取材的方式;
(2)掌握在网络空间中把握写作客体的原则
第四章 写作活动中的受体因素
(一)写作主体的“受体意识”
考试内容:
(1)“受体”的含义及“受体意识”的作用;
(2)“受体意识”表现;
基本要求:
(1)理解“受体”的含义以及“受体意识”的作用;
(2)掌握“受体意识”的表现:传输有益的知识和信息、向受体发出指令、陶冶受体情操;
(二)受体的心理特征
考试内容:
受体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
基本要求:
掌握受体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求知受益心理、猎奇探秘心理、平等对话心理、介入互动心理;
(三)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
考试内容:
受体影响写作活动的方式与要素
基本要求:
了解受体影响写作活动的方式:阅读反馈的影响、年龄与性别意识的影响、职业与文化差异的影响。
第五章 写作活动中的载体因素
(一)文章体式
考试内容:
(1)文章体式的含义;
(2)文章体式的特点;
(3)文章体式的意义和作用;
基本要求:
(1)了解文章体式的含义;
(2)理解文章体式的特点:规范性、流变性、综合性;
(3)掌握文章内部结构的基本类型:连贯、递进、总分、并列、对比;
(二)表达方式
考试内容: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基本要求:
(1)掌握叙述的基本要素:叙述的对象、过程、人称、方法;
(2)掌握描写的基本要素:描写的对象、方法;
(3)掌握说明的方法;
(4)掌握议论的基本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3)掌握抒情的方式;
(三)语体
考试内容:
重点掌握科学语体、文艺语体、新闻语体、网络语体的特征
基本要求:
(1)理解科学语体的特征:精确性、客观性、严整性;
(2)理解文艺语体的特征:语言的形象性,运用多种修辞,有艺术感染力;
(3)理解新闻语的特征:准确性、清晰性、通俗性和生动性;
(4)理解网络语体的特征:群体性、简略性、多变性以及杂呈性。
第六章 写作过程(上)
(一)观察
考试内容:
(1)观察的类别;
(2)观察的方法。
考试要求:
(1)理解观察的类别,重点掌握艺术观察的特点;
(2)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以点带面、着眼特殊、把握细节;
(二)体验
考试内容:
体验的基本特征
考试要求:
掌握体验的独特性,独特的体验需要“善感”的心灵
(三)想象
考试内容:
想象的特点和想象的注意事项
考试要求:
掌握想象的特征:受制约性、变异性和反逻辑;想象的几点注意事项。
第七章 写作过程(下)
(一)立意、选材
考试内容:
(1)立意的途径
(2)选材的方法;
考试要求:
(1)掌握立意的途径:感悟、提炼;
(2)掌握选材的方法:发现新材料、替换平庸材料以及增减原有材料;
(二)构思
考试内容:
构思的特征与不同文体写作的构思程序
考试要求:
了解构思的特征,具体掌握文学写作的构思程序。
(三)表达
考试内容:
表达要注意的几个原则
考试要求:
掌握表达要注意的几个原则:重视语言的锤炼、重视表达方式的综合使用、表达要善于修辞。
第八章 散文
(一)散文的内涵和类型
考试内容:
(1)散文的内涵
(2)散文的类型
考试要求:
(1)理解散文的内涵演变;
(2)理解散文的类型特征:叙事散文、言情散文、明理散文;
(二)散文的特征
考试内容:
散文的基本特征
考试要求:
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自我的写真性、对象的广泛性、表达的自由性。
(三)散文写作(上)
考试内容:
(1)以慧眼取材;
(2)用真心立意;
(3)在虚静中构思;
考试要求:
(1)掌握散文取材的方式:观察精微,抓住特点;有所触发,展开联想;
(2)掌握散文立意的方法:片言居要、融情于景;
(3)掌握散文构思的途径:时间延展、空间转换、意识流动;
(四)散文写作(下)
考试内容:
(1)赋形:宜定大体;
(2)用辞:以达为先;
(3)选技:执术有法;
考试要求:
(1)掌握散文赋形的方式:起、行、止;
(2)掌握散文用辞的三种境界:言尽意尽、言尽意圆、言外有意;
(3)掌握散文的三种激发:闪回、闲笔、聚焦;
第九章 评论文
(一)社会短评
考试内容:
(1)社会短评的性质和特点;
(2)获取社会短评的评论对象;
(3)展开分析评论的常用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社会短评的性质,重点把握社会短评的特点;
(2)把握获取社会短评的几个途径;
(3)掌握社会短评的几种方法:寻根溯源法、揭示内涵实质法、影响分析法等;
(二)文艺短评
考试内容:
(1)与文艺短评相关的几个概念;
(2)文艺短评写作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写作文艺短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考试要求:
(1)厘清文艺短评与文学评论、作品评论以及文艺欣赏的区别;
(2)掌握文艺短评的写作过程,确定选题-研究评论对象-确立论点-定体行文;
(3)理解文艺短评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尊重文艺自身的规律、求真务实等;
(三)学术短评
考试内容:
(1)学术短评的性质和特点;
(2)学术短评的选题;
(3)学术短评的主要写作方法;
考试要求:
(1)掌握学术短评的特点:专业性、针对性、灵活性;
(2)掌握学术短评的选题类型:辨析指谬型、探讨商榷型、辩驳型、赞誉生发型;
(3)理解学术短评的几种主要写作方法:凸显评论焦点、明快入题,准确定性、展开有说服力的分析评论;
参考书目:
1、《基础写作教程》(第三版)裴显生总主编、尉天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室内快题设计的基本概念、空间设计思维以及空间设计方法,能通过快题手绘表现的方式对指定空间的功能、布局、造型、色彩美感、材料与施工工艺等进行综合的设计。学生应具备对空间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审美能力与手绘能力,能针对设计任务的要求将设计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成型的设计方案,完成从设计概念到形式设计的转变。
二、考试方式和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考核形式:作品设计;考试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150)
(1)对空间的创新设计分析(主题元素推导与设计概念分析、空间功能分析、交通路线分析、其他分析等) 30%
(2) 空间彩色平面图与立面图设计 20%
(3)重点空间的效果图设计30%
(4)局部细节效果图设计 10%
(5)技术指标及设计说明 10%
4、评分标准
1、主题明确,创意新颖、相关的设计分析内容充分; 40分
2、手绘效果良好,能体现扎实的绘画功底与合理的空间功能 80分
3、设计说明文字工整,语句通顺,能清楚说明设计的内容 15分
4、版式画面编排整洁,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 15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1、考试内容:合理运用创意思维,针对设计任务的要求将设计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成型的设计方案,完成从设计概念到形式设计的转变以及室内空间的表现过程和成果的展现。
第一部分:室内空间快题设计概论
一、室内空间快题设计概念的含义与应用
二、室内快题设计的作用
三、快题设计表现程序与要点
第二部分:室内空间快题设计方案形成的过程与训练方法
一、室内空间快题设计思考模式
二、命题设计分析
三、室内快题设计方案形成过程
四、快速设计能力与表现的训练方法
1.概念练习
2.构图练习
3.快速表现的训练
第三部分:室内空间快题表现技法
一、表现工具
1.笔类
2.图纸类
3.尺规类
二、表现技法
1.马克笔表现技法
2.彩铅表现技法
3.水彩表现技法
三、室内快题设计表现要素
1.室内陈设与配饰
2.透视图
3.平面图
4.立面图、剖面图
第四部分:室内空?快题设计的基本类型
一、家居空间设计
二、公共空间设计
第五部分:室内空间快题考试应试技巧
一、快题设计的特点
二、应试技巧
附参考教材:
《室内空间快题设计与表现》第2版 杨健、邓蒲兵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1
基本要求:主题鲜明、创意新颖、色彩协调丰富;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作品的品质及表达清晰度高,富有时代感;作品尺寸:对开素描纸;黑白色彩表现不限。
2、具体要求:
(1) 考试时间:180分钟内完成考试内容;
(2) 考试图纸: 2号(A2)图纸1张,A3打印纸两张(草稿用)学校准备;
(3)绘图工具:针管笔马克笔铅笔绘图尺等绘图工具自备;
(4)快题设计要求:针对究竟提出有一定创新设计的设计主题与设计理念,对空间做合理的布局设计,空间的形态,色彩和质感要符合审美要求, 所绘制的图样或书写的文字要展现方案的设计分析与构思流程, 设计说明文字建议不少于200字, 设计方案必须是原创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合理性,整体画面排版整洁美观。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获得电工技术最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考生掌握电工理论基础和运算分析方法。能应用电路的基本定理计算分析简单的交直流电路。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方法和运算分为“会”、“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二、试题命制的原则
1.命题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目标和考核内容,考试命题应具有一定覆盖而且重点突出,侧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试卷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分析题、计算题(各种题型的具体式样见题型示例)。根据考核要求,适当安排各种题型数量的比例,达到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2.试卷题型:填空题约占20%、选择题约占30%;判断题约占10%;问答分析题占15%、计算题约占25%。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内容 目标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电路基本概念(电位与电压) 理解
1.2 电阻元件 理解
1.3 理想电压源 掌握
1.4 理想电流源 掌握
1.5 电路中的电位及其计算 熟练掌握
1.6 基尔霍夫定律 熟练掌握
1.7 电路工作状态 掌握
2.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1 电阻等效变换 掌握
2.2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理解
2.3 支路电路法 熟练掌握
2.4 节点电压法 掌握
2.5 叠加定理 熟练掌握
2.6 戴维南定理 掌握
2.7 含受控源电阻电路的分析 了解
3. 交流电路分析
3.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理解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方法 理解
3.3 KVL和KCL的相量形式 掌握
3.4 RLC元件的交流电路 熟练掌握
3.5 RLC串联交流电路分析 熟练掌握
3.6 RLC并联交流电路分析 掌握
3.7 正弦电路功率 掌握
3.8 单相功率测量 会
3.9 功率因素提高 理解
3.10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掌握
3.11 RLC并联电路的谐振 掌握
4. 三相电路
4.1 三相电源 掌握
4.2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掌握
4.3 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掌握
4.4 三相电路的功率 理解
5.一阶动态电路分析
5.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初始条件 掌握
5.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掌握
5.3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掌握
5.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理解
5.5一阶线性电路动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理解
6. 电动机
6.1 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 理解
6.2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动原理(含计算) 理解
6.3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 了解
6.4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与制动 理解
6.5 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 理解
五、参考书目
薛毓强,李少纲编著. 电工技术(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或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通用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方法。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有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方法和运算分为“会”、“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填空题约占20%、选择题约占25%;判断题约占25%;问答、分析、计算题约占30%。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1、 概述
了解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了解零件的概括分类及零件与机器的关系
2、 机械及机械零件设计概要
了解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理解机械设计中的约束
掌握关于机械零件的载荷与应力的基本概念
了解摩擦与润滑的基本概念
3、 齿轮传动设计
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应用、材料及其选择原则、结构设计和润滑
理解齿轮常用材料及热处理形式、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掌握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其机理、失效部位、以及针对不同失效形式的设计计算准则。
熟练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结合转向、旋向及主从动轮,准确确定各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4、 蜗杆传动设计
了解阿基米德蜗杆及蜗轮的加工方法、齿廓形状、尺寸计算、结构设计及材料
了解蜗杆传动的精度和润滑
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应用、主要参数、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材料选择
会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载荷计算;能熟练地运用左(右)手定则,在不同转向、旋向及主从动轮的情况下,正确确定各分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
掌握蜗杆传动变位的作用与应用原则
5、 挠性传动设计
带传动:
了解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了解带传动的受力情况及应力
了解v带与v带轮的结构、带传动的张紧目的及方法
理解掌握带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理解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会V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与应力分布图、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基本理论以及带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参数选择
链传动:
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标准及应用
了解滚子链链轮的结构和材料
理解链传动的运动特性、会受力分析
理解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会链传动参数的合理选择及不同链速时的选型计算
了解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润滑。
6、 轴和轴毂连接设计
了解轴的分类及常用材料
会轴的结构设计和轴的强度计算
掌握轴系结构的设计、会对轴系结构的错误进行改正
7、 滑动轴承设计
了解滑动轴承特点、类型、应用及典型结构
了解滑动轴承座及轴瓦的结构、材料及其选用原则
理解不完全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法
了解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工作情况及主要几何参数
8、 滚动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了解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常用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及代号
掌握滚动轴承寿命的计算方法
会根据外载荷求一个轴承所受的轴向载荷A和径向载荷R的方法
会轴承装置的设计
9、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了解联轴器与离合器作用
了解联轴器的主要类型、特点及选用原则
10、 联接设计
了解键联接、花键联接、无键联接、销联接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
了解螺纹的类型及主要参数
理解螺旋副的受力分析
会螺纹连接设计、了解其防松方法
五、参考书目
吴昌林,张卫国,姜柳林编著. 机械设计(第3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一、基本要求
《建筑设计综合》旨在考查学生了解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与要求,同时掌握建筑基本的构造详图,综合考核学生对建筑方案设计及其表达能力和对建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考核形式和时间
考核形式为设计作图,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方案设计表达内容及比例
1、快速设计:总平面图(1:200)20分 ;一、二层平面图(1:100)各15分 ;剖面图(1:100)20分;立面图(1:100,1个)各15分;效果图30分,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5分,计120分。
2、构造详图:计3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1、考试内容
快题设计:小型公共建筑(社区文化中心、农村党员干部活动中心、售楼部、汽车4S店等等),建筑面积200-300㎡(不超过三层),功能分区合理,造型具有时代气息。
构造详图:
散水、明沟、楼地面、楼梯、屋顶、变形缝、窗台、泛水、天沟等构造。
2、考试要求
快题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内容完整,表达清晰,图面布局合理,表达有特色,表现形式自定。
构造详图:比例适当,构造层次表达清晰正确。
五、参考教材
1、快题设计:《快速建筑设计》,董莉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构造详图:《建筑构造设计(上册)》(第二版),杨维菊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一、基本要求:
本课程考核内容涵盖教材的十三章,主要集中在每章节的重点知识点,考核内容包括经济学理论和理论分析能力的考核。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准确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要求能够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选择题:30% ;判断题20%;填空题:10% ;名词解释:20% ;简答题:20% ;
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考核内容涵盖教材的十三章内容,主要集中在每章节的重点知识点,考核内容包括经济学理论识记,以及相关理论的分析运用。
第一章 走进经济学
识记:
资源的稀缺性、资源配置;市场与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三大假设;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实证分析、规范分析。
理解:
1、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理解市场经济的内涵
3、掌握经济学的三大假设
第二章 市场价格机制
识记:
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理; 供给、供给函数、供给定理; 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供给弹性的含义;点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理解:
1、掌握需求的涵义、需求定理
2、掌握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
3、掌握供给、供给函数、影响供给量变化的因素、供给定理
4、掌握均衡价格概念,理解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5、理解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的含义、区别
6、掌握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的类型
7、掌握厂商的收益与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识记:
效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收;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理解:
1、掌握总效用、边际效用含义
2、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掌握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4、掌握消费者剩余
5、掌握无差异曲线、消费预算线的特征
6、掌握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第四章 生产者要素投入分析
识记:
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规模收益;内在经济,外在经济
理解:
1、掌握生产函数概念
2、掌握三种产量曲线及生产的三个阶段
3、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原理
4、掌握产量、成本既定时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
识记:
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机会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收益与利润
理解:
1、掌握各种成本的基本概念,明确经济利润与各成本的关系
2、掌握短期内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及其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性质关系并加以运用
3、掌握长期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概念
4、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第六章 市场与竞争分析
识记: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情况,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均衡,一级价格差别,二级价格差别,三级价格差别;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均衡;囚徒困境;竞争与垄断
理解:
1、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2、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均衡状况并加以运用
3、掌握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
4、掌握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均衡
5、理解一级价格差别,二级价格差别和三级价格差别
第七章 生产要素市场
识记:
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工资、利息和地租
理解:
1、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
2、掌握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生产要素需求的不同
3、理解劳动者个人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
识记:
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相互关系;支出法核算GDP;收入法核算GDP;名义GNP,实际GNP的含义
理解:
1、掌握GDP的含义及其支出核算方法
2、掌握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
识记:
总供给和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消费、储蓄与投资;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政府税收乘数
理解:
1、理解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内涵
2、掌握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
3、理解消费、储蓄与投资的内涵
4、掌握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政府税收乘数
第十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识记:
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美国经济增长分析、日本经济增长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理解:
1、掌握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2、掌握经济增长的源泉
3、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识记:
失业的定义,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影响;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理解:
1、掌握失业的类型
2、了解失业的影响
3、掌握通货膨胀的含义、衡量指标
4、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影响
5、掌握菲利普斯曲线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
识记:
市场失灵及原因;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理解:
1、理解市场失灵及其原因
2、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3、掌握财政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制
4、掌握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5、掌握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制
6、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第十三章 国际经济与政策
识记:
国际贸易、汇率与汇率政策;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跨国经营与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危机
理解:
1、理解国际贸易、汇率与汇率政策的内涵
2、了解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
3、了解跨国经营与跨国公司
4、了解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及其成因
参考书目:
史忠健、韩伟东主编:《经济学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正确理解C语言的结构、语法与环境;C语言的基本概念、函数及其调用;各类语句的语法,语义和各种数据类型的使用特点;问题的分析、设计及C语言实现及调试方法,并得到充分的程序设计训练。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运算和程序分为“掌握”和“应用”两个层次。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选择题:30分,填空题:20分,程序阅读:40分,程序填空:24分,程序设计:36分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1章 程序设计和C语言
考试内容:
(1)什么是计算机程序;
(2)什么是计算机语言;
(3)C语言的发展及其特点;
(4)C语言程序的结构;
(5)运行C程序的步骤与方法;
(6)程序设计的任务。
考试要求:
(1)了解:C语言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2)掌握:运行C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3)应用: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屏幕输出程序
第2章 算法----程序的灵魂
考试内容:
(1)算法的概念;
(2)算法的特性;
(3)算法的几种表示方法;
(4)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最基本的算法;
(2)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第3章 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
考试内容:
(1)数据的表现形式及其运算;
(2)运算符和表达式;
(3)C语句;
(4)数据的输入输出;
考试要求:
(1)掌握:几种基本数据类型的表示形式,以及定义于基本数据类型之上的各种运算(算术、赋值、关系、逻辑、条件、逗号等);
(2)掌握:常量的意义及几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常量的表示形式,符合常量的定义与使用,变量的定义及自定义标识符的规范;
(3)掌握:混合运算的表达式中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及结合方向;
(4)掌握: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规范
第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考试内容:
(1)选择结构和条件判断;
(2)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3)if选择控制语句;
(4)switch选择控制语句。
考试要求:
(1)掌握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用法;
(2)掌握:if选择控制语句,包括if语句的形式,if语句的嵌套;
(3)掌握:switch选择控制语句,包括switch语句的形式,switch语句的嵌套;
(4)应用:具备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能力。
第5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考试内容:
(1)用while语句实现循环;
(2)用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
(3)用for语句实现循环;
(4)循环的嵌套及几种循环的比较;
(5)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用法及两者区别。
考试要求:
(1)掌握:“当型”循环(while)的形式和使用;
(2)掌握:“直到型”循环(do-while)的形式和使用;
(3)掌握:指定次数的循环(for)的形式和使用;
(4)掌握:for循环与while循环、do-while循环间的区别与转换;
(5)掌握:break与continue用法及两者区别;
(6)应用:具备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能力。
第6章 利用数组处理批量数据
考试内容:
(1)一维数组;
(2)二维数组;
(3)字符数组。
考试要求:
(1)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与引用;
(2)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与引用,二维数组与一维数组的关系;
(3)掌握:字符串的概念与操作,与数组有关的常用的算法(查找、排序等);
(4)应用:具备数组程序设计的能力。
第7章 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
考试内容:
(1)为什么要用函数,函数的定义;
(2)调用函数(函数调用的形式,嵌套调用,递归调用,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3)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4)变量的存储方式和生存期,变量的声明与定义。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作用与意义;
(2)掌握:函数的定义格式;
(3)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
(4)掌握:变量的存储类别,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分和作用;
(5)应用:具备使用函数编写程序的能力。
第8章 善于利用指针
考试内容:
(1)指针的定义,指针与地址的关系,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引用;
(2)通过指针引用数组;
(3)通过指针引用字符串;
(4)指向函数的指针。
考试要求:
(1)掌握:指针的基本概念,指针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2)掌握:指针与数组的关系,指针与数组、函数的混合使用。
(3)应用:使用指针编写基本程序
第9章 用户自己建立数据类型
考试内容:
(1)定义和使用结构体变量,使用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指针,用指针处理链表;
(2)定共用体类型;
(3)使用枚举类型;
(4)用typedef声明新类型名。
考试要求:
(1)掌握:结构体类型的概念、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引用及初始化。
(2)应用:掌握结构体的基本应用。
第10章 对文件的输入输出
考试内容:
(1)C文件的有关基本知识;
(2)打开与关闭文件;
(3)顺序读写数据文件;
(4)随机读写数据文件;
(5)文件读写的出错检测。
考试要求:
(1)掌握:文件的概念,文本文件与二进制文件的区别;
(2)掌握:文件的基本读/写操作(常用函数fscanf/fprintf/fgetc/fputc等);
(3)掌握:文件状态的检测(常用函数feof等),了解文件中数据的定位。
参考书目:
1、《C语言程序设计(第五版)》 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 乌云高娃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等主要类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生理、代谢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程度。
二、考试内容
绪论
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几位科学家的姓名;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几种重要实验技术的名称;无菌操作;污染的概念;显微镜的种类;细菌菌体染色的原因;微生物的组成;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细菌的形状与大小、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核。荚膜、鞭毛、芽孢、细胞内含物。细菌的繁殖与菌落形态特征。细菌的分类命名方法。
蓝细菌的概念;蓝细菌的形态和生化特点;放线菌的概念;放线菌的特点与类别。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真菌的概念与结构;真菌的繁殖方式;真菌孢子的种类;真菌的亚门;霉菌的概念;霉菌的菌落特点;霉菌的营养特点;酵母菌的概念;酵母菌
第三章 病毒
病毒的大小范围;病毒的三种基本形态;病毒的基本结构;壳体和壳粒;包膜;病毒的核酸类型。病毒的主要特点。病毒结构的相对简单性。
病毒分类的依据;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的概念;朊病毒的致病。噬菌体的典型结构;一步生长曲线;噬菌斑;噬菌体与其它病毒寄生专一性的比较;病毒增殖的五个阶段;烈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
现代病毒分类法;病毒传播途径;抗病毒剂;疫苗。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微生物的几大类营养要素;碳源、氮源的分类;生长因子的概念与种类。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自养、异养、光能、化能的概念。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过程;培养基的类型;固体、液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加量。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微生物的四种降解脱氢途径;ED途径的独特性;几种常见发酵作用的过程及参与微生物。二氧化碳的同化;硝酸盐的同化;分子态氮的同化。次生代谢的定义;次生代谢产物的定义;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常见的各类次生代谢产物举例。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
纯培养的概念;单菌落的概念;获得纯培养的几种主要方法。微生物细胞总数、活细胞数 、细胞生物量的测定方法;血球计数板的结构。分批培养与连续培养的概念;生长曲线的定义;生长曲线四个阶段。
常见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的种类与名称;石炭酸系数。灭菌、消毒和防腐的区别;常见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的作用机理。常见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了解其使用特点。化学治疗剂的概念;磺胺的结构;抗生素;抑菌谱。
第七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
基因、基因组、染色体的概念;质粒的概念、特点与类型;突变的概念与类型;诱变与诱变剂;常用的诱变方式;突变率与回复突变。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的方式,包括转化作用、转导作用、接合作用、基因转座;转导的类型。
重组DNA技术的概念;基因工程的概念;克隆的含义;目的基因的克隆的程序;基因克隆的几种常用载体;克隆子的受体细胞的种类;PCR的概念与基本步骤;基因的定位诱变。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创造性的设计思维以及创造新图形的方法。学生应具备对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力、视觉的表现能力,能系统掌握创造新图形的基本规律,具备科学的创新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能较好掌握对图形的创造和新意象的延伸与发挥。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思维发散到图形创意方法,再到图形的表现三部分循序渐进讲析。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核形式为作品设计,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1、创意新颖、构图合理、表现技法熟练 45分
2、画面有层次,主题鲜明 45分
3、色彩协调、丰富 30分
4、作品的品质及表达清晰度 20分
5、富有时代感,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 1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1、考试内容:合理运用创意思维、设计基本元素,以及正负形、影子、同构等创意方法,完成一幅符合主题且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
第一章:图形的概念
(1)图形(GRAPHIC)是一种说明性的符号,是介于文字和绘画之间的视觉语言。图形设计实际上是找出与所要传达的信息和创意能够产生同构的形式符号,以“形”达“意”。 从广义的解释,可以指某种器物的造型样式、结构、色彩和装饰纹样的设计;从狭义的解释,专指设计艺术中的装饰纹样,似乎已成为同义词,并被广泛应用。 传统图形包括了陶器、青铜器、漆器、织绣等装饰纹样。一般意义上的图形:素描﹑速写﹑图案﹑标志﹑效果图…等。现代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设计者为了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将一个形象元素进行变化﹑重组或将不同的形象元素进行相干组合而得到的新图形,它有时是美学意义上的升华,有时又富有深刻的哲理。图形是指画面中的视觉图像,是一种可视的视觉语言。与艺术领域中的其他视觉形象相比,图形最大的特征就是传播信息为目的。
(2)何谓图形创意
1、定义:图形创意是设计师根据表现主题内容的要求,以说明性的图画形象为造型元素,运用一定的构成方式,使图形本身更具有深刻的寓意,从而调动视觉来激发心理层次,并准确传达信息,沟通情感的创造性图形。
2、图形和意义的关系:意义创造图形;图形吸引意义;意义因人而异产生偏差;图形在使用过程中得到确定和认同。设计者是利用艺术的、科学的手段,创造新的图形和新的意义,创意。一图多意;一意多图。环保:树木、水、烟雾、垃圾;现代技术:电话、电脑、手机、@、信封。
(3) 图形创意的意义
A. 图形创意使视觉语言世界化(不分国度、民族、时空)。
B. 图形创意为迎接受众心理的需求,在追求信息传播效率,效益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C.图形创意能够准确,生动,直观地反映社会关注的问题。在传播结果上不仅起着引导受众的结果,而且在指示,教化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D. 图形创意是运用视觉造型语汇来记录,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经验等意思。
第二章: 创意思维
人们的解读图形的能力是建立在直觉思维的基础上。一年中的大月与小月,拳头关节的凹凸,突出的大月。图形游戏。姿势的表达。手语的表达。
创意:精心策划中的闪光点,金点子。使意图转化为现实存在,创意的过程就完成了。意融入图,图中传达意,创意的价值才能真正完成。
1、观察,毕加索少年时,父亲要求他一边一边的画鸽子爪,天天如此,知道不明显的事实变得明显,他掌握了观察和描述所有事物的关键。观察和看,主动的用大脑积极地寻找 判断 发现,在平凡中发现伟大,才能走向创造。
2、联想:是思维的扩展延伸,获得新的认识角度和深层的理解。
相似联想,驼峰和山峰,年轮和指纹;(形)
相关联想,火车和铁路,大海和船,圣诞老人和圣诞树。(意)
相反联想,大和小,黑和白,如就业主题找招贴,就是用新旧站牌表现人生要把握时机,重新选择。
因果联想 酒中的气泡组成十字架,表明酒后驾车的结果。
第三章:创意训练及方法具体章节内容与实训:
(一)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想像
(二)单形元素的视觉想像、特定元素的视觉想像
(三)正负形
(四)影子图形
(五)同构图形
(六)图形表现
如:课题内容: 形的可塑性及想像
1、 单形元素和字意的想象
第四章: 图形表现
1、写实风格: 写实图形 超写实风格 漫画卡通
2、平面装饰风格
3、几何风格
4、文字与图形的创意
2、基本要求:主题鲜明、创意新颖、色彩协调丰富;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作品的品质及表达清晰度高,富有时代感;作品尺寸:对开素描纸;黑白色彩表现不限。
一、考试科目与教材
考试科目1 :高等数学
参考教材:(教材不限,任何一本数学分析(上)或者高等数学(上册)均可,建议采用以下两种教材中的一种即可)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数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其它《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上册)》教材,只要书中涉及到下面内容的均可。
考试时长:120分钟
总分:150分
二、《高等数学》考试内容
1、 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函数的连续性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计算,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2、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定义与几何意义,平面曲线的切线,导数的四则运算,导数的求法(含隐函数与参数方程的一阶导数)。
微分中值定理(罗尔定理与拉格朗日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单调性与极值,凹凸性与拐点,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变限积分(积分上限的函数)的求导,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求法,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利用定积分求面积。
三、其它说明
专业课程考试重点以基本计算、解答题为主。英语考试按照湖北省教育厅或者学校要求执行。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1、识记:古代中国的“六艺”教育、癸卯学制、扬州会议内容
2、理解:古希腊的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3、应用:实用主义思想和自然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产生的影响
4综合:20世纪后期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体育
1、古代中国的体育;2、古希腊的体育教育;
第二节 现代学校体育的形成
1、现代体育的形成与身体活动的教育化;2、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3、20世纪学校体育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1、西方现代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传入;2、我国现代学校体育的形成与演变;3、20世纪后期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第二章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识记:体能、体能发展的敏感期、社会适应、社会适应能力、动作发展概念
2、理解: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学生心理发展、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学校体育对促进动作发展的作用
3、应用: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动作发展的基本要求
4、综合: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及动作发展的作用与要求
第一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
1、体能、体能发展的敏感期;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促进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
1、认知过程、情绪情感、个性发展、个性倾向;2、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3、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
第三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
1、社会适应、社会适应能力;2、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3、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动作发展
1、动作发展的概念;2、学校体育对促进动作发展的作用;3、提高动作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1、识记: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健康教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目标、学校体育目的
2、理解: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考虑因素、中小学校体育的分目标
3、应用: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结构与作用
1、学校体育的结构、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家庭体育;2、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3、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1、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2、制定学校体育目标考虑因素、中小学体育分目标
第三节 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1、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2、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1、识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检测制度(2014年修订)、《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实行基本标准》
2、理解:《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校体育重要文件与法规
3、应用: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我国现行学校体育制度与法规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4年修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上述文件及法规的应用;3、理解中小学学校体育制度和法规及其应用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1、学校体育宏观管理系统、微观管理系统;2、学校体育宏观管理系统、微观管理系统;3、学校体育宏观管理系统、微观管理系统
第五章 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课程的特点
2、理解: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3、应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
4、综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
第一节 体育课程的特点
1、课程的含义;2、体育课程的概念;3、体育课程的特点
第二节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1、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 2、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3、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4、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5、体育课程的科学与人文基础
第三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2、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
第四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
1、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本质;2、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过程;3、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体育教学的特点、目标与内容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
2、理解:体育教学(学习)目标的概念
3、应用: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
4、综合: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第一节 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
1、体育教学过程与特征;2、体育教学的特点
第二节 体育教学学习目标
1、体育教学(学习)目标的概念;2、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
第三节 体育教学内容
1、体育教学内容;2、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第七章 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
2、理解: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3、应用: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4、综合: 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第一节 体育教学方法
1、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2、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3、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4、现代体育教学方法
第二章 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1、体育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分组;3、体育课组织管理的实施
第八章 体育教学设计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教学设计概述,课时教学计划的设计
2、理解: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
3、应用:体育学习计划的设计
4、综合:单元/模块教学计划的设计、课时教学计划的设计
第一节 体育教学设计概述
1、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2、体育教学设计的依据;3、体育教学设计的原则
第六节 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
1、背景分析阶段;2、决策设计阶段;3、体育教学评价反馈阶段
第三节 体育学习计划的设计
1、学段(或水平)教学计划的设计;2、学年与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3、单元/模块教学计划的设计;4、课时教学计划的设计
第九章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内容
2、理解: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目标、体育教师学习评价的核心理念
3、应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
4、综合:体育教师学习评价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
1、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目标;2、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内容;3、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4、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主体
第二节 体育教师学习评价
1、体育教师学习评价的核心理念;2、体育教师学习评价的内容;3、体育教师学习评价的方法;4、体育教师学习评价的主体;5、体育教师学习评价注意事项
第十章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特点
2、理解:体育课程资源分类
3、应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综合: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
1、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特点;2、体育课程资源分类
第二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竞技运动项目的利用与开发;2、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发与利用;3、新兴运动项目的利用与开发
第三节 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四节 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体育教师;2、学生;3、其他人力资源
第十一章 体育课教学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实践课的结构
2、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
3、应用: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
4、综合:体育课的准备与分析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与结构
1、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2、体育实践课的结构
第二节 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
1、体育实践课的密度;2、体育实践课的运动负荷
第三节 体育课的准备与分析
1、体育课的准备;2、看课与分析课
第十二章 课外体育活动
[评价目标]
1、识记: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2、理解: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和意义
3、应用: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
4、综合: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第一节 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1、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和意义;2、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第二节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2、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3、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活动;4、小团体体育活动;5、个人锻炼活动
第三节 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
1、课外体育活动工作计划的制定;2、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
第十三章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
[评价目标]
1、识记: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2、理解: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
3、应用: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
4、综合: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第一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
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第二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1、学校运动队;2、基层训练点;3、体育特长班;4、体育俱乐部
第三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
1、运动队的组建;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计划的制定;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4、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的运用; 5、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
第十四章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与实施
[评价目标]
1、识记: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2、理解: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
3、应用: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
4、综合: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
第一节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1、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2、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第二节 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
1、课余体育竞赛的常见形式;2、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
第三节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
1、学校课余体育竞赛计划和规程;2、课余体育竞赛的方法
第十五章 体育教师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教师的特征
2、理解:体育教师工作
3、应用: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
4、综合: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
第一节 体育教师的特征
1、性格;2、专业知识;3、专业能力
第二节 体育教师的工作与研究
1、体育教师工作;
2、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
第十六章 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生学习
[评价目标]
1、识记: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内容、特点
2、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意义、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
3、应用:体育教育专业的见习与实习
4、综合: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
第一节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
1、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内容;2、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特点;3、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意义
第二节 体育教育专业的见习与实习
1、体育教师专业的见习;2、体育教师专业的实习
第三节 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
1、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必要性;2、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目标;3、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机构;4、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模式
第四节 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
1、终身学习的概念与特征;2、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3、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体系的构建
一、本课程性质与地位
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考核《工程识图与工程力学》课程包括《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力学》两部分内容。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是土建类课程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是按照我国现行建筑工程制图规范学习建筑制图、投影、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基本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严谨、系统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是土建类专业的基础,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为学习有关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学会应用工程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抽象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考核内容与要求
(一)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部分(80分)
1、建筑制图部分
(1)制图与识图基本知识
了解建筑制图工具的使用;熟悉并遵守国家制图的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图线、材料图例、尺寸标注等;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投影的基本知识
掌握投影的概念与分类、应用;掌握三面正投影的建立、展开与投影规律。
(3)点、线、面的投影
掌握点、线、面投影作图,包括两点的相对位置关系、重影点、各种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点、定比定律、判定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平面的表示方法、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点,平面上的直线和点;掌握直线与直线相交、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作图。
(4)形体的投影
掌握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锥台、球的投影特点;掌握这些基本形体上的点和线投影作图;熟悉各个基本形体尺寸标注方式。
(5)轴侧投影
了解轴侧投影的形成与分类;了解各种轴侧投影图的特点和画法;掌握正等轴测和正面斜二轴测投影图的画法。
(6)剖面图与断面图
了解图样的视图方法,剖面、断面图的概念;理解剖面、断面图的形成原理;
掌握各种剖面图、断面图的识图;掌握剖面与断面图的区别。
2、房屋建筑及结构施工图部分
(1)建筑工程图概述
了解房屋建筑的组成及作用和房屋建筑图的形成;掌握建筑工程图的图示特点、建筑施工图的常用比例以及识读房屋施工图的要点;掌握建筑施工图中的常用的符号及常用的材料图例。
(2)建筑施工图识读
了解首页图与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详图的组成;熟练掌握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图示内容及识读、绘制方法。
(3)结构施工图识读
熟悉结构施工图的种类,常用代号与图例;熟悉基础平面图及详图的形成、图示内容及识读;熟悉结构布置平面图形成、图示内容及识读;熟悉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的识读,平法标注中框架梁、框架柱的简单识读。
(二)工程力学部分(70分)
(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能正确选择脱离体,画出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受力图。
(2)平面汇交力系
熟练掌握力沿直角坐标轴分解和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能熟练地应用平衡方程求解平衡问题。
(3)平面力偶
掌握力矩与力偶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并熟练应用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求解平面力偶系的平衡问题。
(4)平面一般力系
能熟练地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及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5)材料力学一般概念
了解结构、构件、内力、应力、变形、位移的概念;熟悉材料力学基本任务。
(6) 轴向拉伸与压缩
熟练绘制轴向拉压杆的轴力图;掌握轴向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并能进行强度计算;
(7)扭转
熟练绘制扭矩图;掌握圆截面杆扭转时的应力公式及强度条件;掌握圆截面杆扭转时的变形公式及刚度条件。
(8)弯曲应力
能熟练地求任意截面的内力;能熟练地用两种方法绘制梁的内力图;熟练掌握梁平面弯曲的正应力、剪应力公式;熟练进行梁平面弯曲时的强度计算。
三、有关说明及实施要求
(一)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第2版) 白丽红 北京大学出版社
《工程力学》 苏炜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二)考试与命题要求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题型结构: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识图题;计算题
4.难度结构说明:一般基本试题占30%,中等难度试题占30%,较难试题占30%,难度较大的试题占10%。
5.计分方法:总分150分。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考试大纲的要求,熟练掌握教育学、教育、学校教育、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教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德育等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教学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班主任的角色价值、学生的年龄特征、德育方法与途径等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知识;能综合运用教育学知识对人类的教育活动、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和社会的关系、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师生关系、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过程、德育效果等实际的教育问题进行的判断与分析,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运用等能力。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及大致比例:
单项选择题,40%;名词解释题,15%;简答题,25%;案例分析或综合论述题,20%。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核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考试内容: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
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
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
4.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考试要求:
1.识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及著作、观点。
2.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3.应用:分析学习教育学对教师职业认知和选择的意义。
第二章 教育的概念
考试内容: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
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2.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3.教育的历史发展
教育的产生;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4.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考试要求
1.识记: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基本要素;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2.理解: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3.应用:根据三种起源论进行一些基本观点和现象的判断。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考试内容:
1.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的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2.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
作用。
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
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考试要求:
1.识记: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2.理解:人的本质;人的属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的关系。
3.应用:根据个体发展的不同表现判断其所属特征;对个体发展的几种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个体发展作用的表现及联系。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考试内容: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2.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3.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考试要求:
1.理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社会功能。
2.应用: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分析“科教兴国”的道理。
第五章 教育目的
考试内容:
1.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4.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
考试要求:
1.识记: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
2.理解: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应用:分析如何处理好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教育目的的实现。
第六章 教育制度
考试内容:
1.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的改革。
考试要求:
1.识记: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的概念;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
2.理解:确立教育制度的依据;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体系的基本构成。
3.应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及改革。
第七章 课 程
考试内容:
1.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
2.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
3.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考试要求:
1.识记: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等概念;课程的类型;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2.理解:课程设计;课程理论的发展。
3.应用: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章 教 学
考试内容:
1.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2.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3.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
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的含义和要求。
5.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考试要求:
1.识记:教学、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的任务;教学原则;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教学组织形式。
2.理解: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3.应用: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的运用。
第九章 德 育
考试内容:
1.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在活动与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2.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
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3.德育途径与方法
德育途径: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
德育方法: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含义和要求。
考试要求:
1.识记:德育方法、德育原则的概念;德育的基本任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
2.理解与应用:结合实例论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第十章 教师与学生
考试内容:
1.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素养与教师专业道德;教师专业发展。
2.班主任的角色构成;班主任的任务与职责;班主任的工作方式。
3.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特殊价值;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的关系。
考试要求:
1.识记:教师的劳动特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教师素养;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能力结构;班主任的任务与职责;学生的本质属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2.理解与应用: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结合实际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专业发展;班主任的角色;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的关系。
五、参考教材
《教育学原理》:项贤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版。
一、基本要求: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从分子、细胞、器官和系统水平上介绍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人体解剖生理学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解剖学是基础,生理学是重点。人体解剖学中着重介绍与人体生理学有关的组织结构。人体生理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如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等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们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和控制等问题。
本课程考核内容涵盖参考教材的前十一章,主要集中在每章节的重要知识点,考核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的考核。考生应按本考试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准确掌握解剖学及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和位置,以及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的生理过程和机制;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识记”和“理解”两个层次。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
选择题:30分 ;判断题20分;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30分;简答题:50分。
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考核内容涵盖教材的前十一章,主要集中在每章节的重要知识点,考核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
绪论
1、识记:解剖学、反射、反射弧、自身调节、内环境、稳态、解剖学姿势、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
2、理解:
1)李时珍和王维一对解剖学的贡献。
2)体液调节有何特点?
3)机体稳态调节有哪三种方式?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1、识记:单纯扩散、受体、组织、尼氏体、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郎飞结。
2、理解:
1)上皮组织有哪二级?
2)单层上皮包括哪几种?各分布于何区域?
3)复层上皮包括哪几种?
4)细胞间质的纤维类型有哪几种?
5)人体组织包括哪四大类?肌肉组织的类型有哪几种?
6) 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
7)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分类。
8)神经纤维的的分类及各类别的分布区域。
第二章 运动系统
1、识记:骨骼、关节面、关节腔、骨单位、骨盆、胸廓。
2、理解
1)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肌肉的形态有哪几种?各分布在什么区域?
3)骨膜有什么作用?
4)脑颅骨和面颅骨的构成。 其中哪些是成对,哪些是不成对的?
5)鼻旁窦包括哪四对?
6)脊柱有哪四个生理弯曲?有何生理意义?
7)躯干骨和上肢骨的组成。
8)何为足弓?有何生理意义?
第三章 神经系统
1、识记: 神经节、阈强度、静息电位、极化、去极化、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突触、肌节、等长收缩、等张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神经递质、受体、新纹状体、牵张反射、去大脑僵直、强化。
2、理解:
1)神经系统的组成。形成静息电位的离子基础。
2)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3)神经干动作电位的特征。
4)突触的类型有哪几种?
5)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6)肌肉收缩时,肌节、A带、I带及H带的长度变化。
7)脊髓的起点和终点。
8)脑干的分部?大脑皮层中央后回的体表感觉区的投射有什么特点?
9)何为脊休克?脊休克现象能表明什么?
10)牵张反射有哪二种类型?各有什么生理意义?
11)小脑分为哪三个功能部分? 各有什么功能?
12)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控制具有什么特点?
13)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具有什么特点?
14)下丘脑对哪些内脏活动进行了调节?
15)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有何区别?如何理解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16)正常脑电图有哪些波形? 各在何种状态下出现?
17)慢波睡眠阶段机体有何表现?慢波睡眠有何生理意义?
第四章 感觉器官
1、识记:盲点、黄斑、中央凹、视野、明适应、暗适应、柯蒂氏器。
2、理解:
1)眼球壁包括哪三层? 各层又是如何分部的?
2)眼球在视近物和远物时晶状体和瞳孔是如何调节的?
3)眼的折光系统由什么组成?青光眼、白内障和飞蚊症产生的原因?
4)何为近视、远视和散光?该如何矫正?
5)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 其感光物质的组成。
6)前庭器官的生理功能。
第五章 血液
1、识记: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渗透性溶血、红细胞脆性、凝集原、凝集素。
2、理解:
1)血液的基本组成?成人血量有多少?
2)血浆中蛋白质主要包括哪三大类? 各有什么功能?
3)红细胞的数量和机能。
4)淋巴细胞分为哪二类? 各有什么功能?
5)ABO血型系统是如何由二种凝集原决定的?
6)血型不合的输血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
第六章 循环系统
1、识记:血液循环、正常起搏点、心动周期、每分输出量、动脉、静脉、血压、脉差。
2、理解: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是怎样的?
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哪五期?各期的形成机制是什么?
3)左、右心房各有哪些开口?
4)窦房结的自动节律性。
5)心电图中的PR间期反映的是什么时间?
6)哪些因素对每搏输出量会产生调节? 心输出量的计算公式。
7)血压的正常值范围?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8)有效滤过压的计算公式。
第七章 呼吸系统
1、识记: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上呼吸道、鼻旁窦、 肺活量、
呼吸中枢、 肺门。
2、理解:
1)鼻的组成。喉软骨的组成。
2)肺的导管部和呼吸部的组成。
3)呼吸膜的组成。
4)化学因素对呼吸运动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第八章 消化系统
1、识记: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吸收、胃排空、胃肠激素。
2、理解:
1)消化管的组成。
2)消化管管壁的结构。
3)三种主要食物的胃排空速度。
4)舌表面4种舌乳头各有什么功能?
5)食管有哪三处狭窄?
6)小肠壁适应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7)大肠区别于小肠的三个结构特点?
8) 三对大唾液腺的名称及导管的开口位置。其中谁最大?
9)肝的功能有哪些?胆汁的分泌及排出途径是怎样的。
10)唾液的成分?唾液的作用有哪些?
11)胃液的成分有哪些?胃运动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12)胆汁的主要成分?其消化功能如何实现?
第九章 营养、代谢与体温调节
1、识记: 新陈代谢、能量代谢、基础代谢、食物的氧热价。
2、理解:
1)三大营养物质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2)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
3)体温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第十章 泌尿系统
1、识记:肾单位、重吸收、有效滤过压、渗透性利尿、膀胱三角。
2、理解:
1)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生成包含哪三个环节?
2)输尿管有哪三处狭窄?
3)肾的位置?肾作额状剖面可以观测到哪些结构?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1、识记: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激素。
2、理解:
1)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2)甲状腺的位置。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3)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参考书目: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左明雪
一、考试对象
报考我校2022年普通专升本英语专业的考生。
我校2022年普通专升本英语专业招生对象:2022年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不限专业)。
二、考试目标
本考试为选拔性水平考试,为我校2022年普通专升本英语专业招生选拔人才。本测试重点考核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有一定速度,主要包括: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3)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三、考试设置
考试科目名称:《英语阅读》
考试方式:笔试、闭卷(无听力部分)
考试性质:选拔性水平考试
考试时间和总分:12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
主要题型:选择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简答题、翻译题、写作题 等。
四、考核要求
考生应该达到下列知识和能力要求:
1)熟练掌握概括和总结大意的技能,从而理解主题和中心思想;
2)辨认主题和细节;
3)区分事实和观点;
4)进行推论和作出结论;
5)体会作者的态度;
6)略读以了解文章的大意;
7)浏览查找特定的信息;
8)通过上下文及构词法猜测生词;
9)理解修辞语言的含义;
10)理解段内、句内的因果、对照、分类和扩展等关系;
11)能理解并利用各种图表。
五、参考教材
王守仁,赵文书,康文凯. 《泛读教程》(修订版)(第1册)(第2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8年.